每一個時代都有關于性別的流行敘述與想象,它不僅構成了人理解自身和世界的基礎,同時也意味著建構的權力。20世紀90年代以來的中國社會,正在面對重新建構性別和定位女性的過程,性別意識形態(tài)及其運作方式,比以往任何時期都有更為劇烈的變化。這種劇變是與消費文化在中國社會的擴張同步發(fā)生的。女性/性以及身體,已然成為消費文化的暢銷符號,作為符號的女性,在大眾傳媒中以大爆炸方式被生產出來,填滿了人們的日常生活空間。本書從最受中國大眾喜愛的虛構性敘事形態(tài)的影視情節(jié)劇中選取了四種主要的女性呈現模式——灰姑娘模式、花木蘭模式、潘多拉模式以及蓋婭模式,考察它們在當代中國歷史語境之下的動態(tài)走向及其互動關系。從這些女性呈現模式的變與不變之中闡釋20世紀90年代以來性別意識形態(tài)及其運作方式的變遷,這構成了本書的核心問題。在這種闡釋中,也呈現了女性主義媒介批評的立場以及對這種批評自身的反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