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玉嶸,中國第一代電視劇主創(chuàng)人員之一。少年時曾在《青春之歌》等多部影片中飾演主配角,是聞名中外的上海少年宮的一名童星。1958年進入原中央廣播電視劇團,擔任過多部早期電視劇的主演及導播。曾在珠江電影制片廠科教紀錄片室任解說和原中央電影事業(yè)管理局任制片管理。1978年進入北京電影制片廠導演室。與人聯合導演的影視作品有《姜守本當家》、《愛之上》及《到青山那邊去》等6部。獨立導演的電視劇有《蘇雅的故事》等6部。作品均獲得好評或獲獎。另外,擔綱導演兼編劇的長篇電視連續(xù)劇有《玻璃屋里的人》等。 在學術上發(fā)表較有價值的論文是:1964年論述電視劇特性和發(fā)展趨勢的《電視劇淺議》;1991年論述電影廠要重視通過電視拓寬生路觀點的《亡羊補牢猶未為晚——電影界何去何從》。近年,還出版了影視評論專著《影想》等。 陳友軍,中國傳媒大學文學院副教授,文學博士。主要研究成果有:參與《海外華文文學綜論》、《紅碩的花朵——新時期女性文學論》、《當代報告文學賞析》等著作的部分章節(jié)的撰寫;曾擔任《文藝學的走向與闡釋》、《美學前沿》(第二卷)的副主編;在《當代電影》、《現代傳播》等刊物上發(fā)表論文多篇,出版學術專著《現實題材電視劇藝術真實形態(tài)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