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論中共有8篇文章。分別對我們忽略了的“民情腐敗”以及“民事審判的效益與成本分析”、“刑事辯護效果差的癥結何在”等問題以實踐的視角進行了研討。另有一篇《證據的沖突與價值的選擇》對“奸淫幼女犯罪”司法解釋以真實個案為切入點進行了分析?!斗傻牡咨肪汀督袢照f法》評析的案例以獨特的視角做了深度分析,進而就我們習以為常的“冰冷”或“無情”的法律,提出能否添加充滿人文關懷意味的“溫暖的底色”。七年心路,一朝成書。學問道上,漸行漸深,猶入森林。有一種隱喻般的感覺:“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本驮谶@學術登臨的征途中,時常念及在天目山看到參天古木時的那種震撼:筆直如削、粗壯無比、昂然向天!震撼更在于如奧修所言一棵樹想要到達天空,根就必須進入更深的地下;震撼不僅在于一排排古木讓我以具象直觀的方式感知人類大師在歷史的深處指引相伴的身影;震撼更在于這些巨木承接陽光雨露,無須登頂,一心向上,超拔本身即是高度,可見立處皆真!猶在于學術不僅是學者心靈幸福的事業(yè)和心懷于民而廣濟天下的抱負,更在于是一個國度的精神領路人、導師和良心,能為人們提供經過深思熟慮的、合理的生活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