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美在方方面面,有結構美、造型美、曲線美、氣象美、時間美、時令美、色彩美、音響美、氣質美、藝術美、哲理美、境界美,人們在綜合上述美學特征的前提下,創(chuàng)立了“西湖十景”、“新西湖十景”和“三評西湖十景”。如何把這些景觀采用具有豐富表達力的、生動形象的口頭語言來加以表述?《解說西湖三十景》便義不容辭地擔當起了這一職責,并且從以下三個方面的特征進行把握。一是寫作角度新穎?!督庹f西湖三十景》以“西湖三十景”為切入點,全方位、多角度地介紹了三十景的歷史變遷、文化內涵和景觀特征。敘述時間跨度從南宋定名的“西湖十景”,到1985年評出的“新西湖十景”。直至啟動西湖綜合保護工程后出爐的“三評西湖十景”。在解說中將湖光山色和名勝古跡以及詩詞歌賦等這些物質與非物質的文化遺產相互融合。為西湖文脈的延伸提供了多元的視角。二是文化特征鮮明。西湖既是自然的,又是人文的,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文化景觀。多年來。杭州一直在為西湖申報世界文化遺產作出積極準備,在加快西湖綜合保護工程建設的同時,努力拓展西湖文化空間?!督庹f西湖三十景》以西湖正史為主體,民間傳說為被補充,引經據,抽絲剝繭,將西湖無與倫比的文化特質呈現給讀者,使西湖文化通過口耳相傳,更加具有民間基礎,期盼能為西湖“申遺”盡綿薄之力,起到“推手”作用。三是題材定位全面?!督庹f西湖三十景》雖然冠以“解說詞”的文體,初看定位是以業(yè)內人士為主,但實際上各界人士,只要懷著想要了解西湖的心,都會產生閱讀的愿望。因為作者在寫作過程中,立足讀者興趣為目標,旅游指南為要素,既有平面的介紹,又有立體的說明,使《解說西湖三十景》不同于其他的導游詞,從而達到業(yè)余和專業(yè)人士均可使用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