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醫(yī)學外科學醫(yī)用局部解剖學(七版)

醫(yī)用局部解剖學(七版)

醫(yī)用局部解剖學(七版)

定 價:¥53.00

作 者: 洛樹東 等主編
出版社: 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外科學

ISBN: 9787117092630 出版時間: 2008-01-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287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醫(yī)用局部解剖學(第7版)》貫徹“教材必須遵循思想性、科學性、先進性、啟發(fā)性、適用性”的方針,以教學大綱為指導,從編寫形式、內容取舍、圖文匹配上做到既保留傳統(tǒng)局部解剖學的精華,又重視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培養(yǎng),以求進一步拓寬專業(yè)范疇,達到增強學生素質、提高培養(yǎng)質量和水平的教學目的?!夺t(yī)用局部解剖學(第7版)》各章節(jié)基本由體表標志、解剖方法、主要內容和臨床要點四部分組成?!绑w表標志”記載人體各部體表標志結構與其深部所存在的器官、組織結構之間的相互毗鄰關系;“解剖方法”作為各院校在局部解剖學教學中指導學生進行尸體解剖操作的方法;“主要內容”敘述人體各部組織結構的層次、形態(tài)及器官的毗鄰關系;“臨床要點”則加深學生對人體結構重要性的理解和認識。所有內容均以傳授局部解剖學最基本、最關鍵、最需要的知識,激發(fā)學生求知欲望、創(chuàng)新愿望和自學能力,增強技能和方法訓練,為獲得其他相關知識和運用知識的能力,訓練他們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以實現(xiàn)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包括分析能力、創(chuàng)造能力和交流合作能力。

作者簡介

暫缺《醫(yī)用局部解剖學(七版)》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緒論
一、人體的層次結構
二、解剖尸體的注意事項
三、器械用途和使用方法
四、基本解剖技術
第一章 頭頸部
第一節(jié) 顱頂和面淺部
一、體表標志
二、解剖方法
(一)尸位和皮膚切口
(二)解決程序
三、主要內容
(一)顱頂軟組織
(二)面淺部結構
四、臨床要點
第二節(jié) 面?zhèn)葏^(qū)深部
一、體表標志
二、解剖方法
(一)尸位
(二)解剖程序
三、主要內容
(一)咀嚼肌和頜面部的間隙
(二)顳下頜關節(jié)
(三)上頜動脈
(四)翼靜脈叢和上頜靜脈
(五)下頜神經(jīng)
(六)上頜神經(jīng)
四、臨床要點
第三節(jié) 顱腔
一、體表標志
二、解剖方法
(一)尸位
(二)解剖程序
三、主要內容
(一)骨性顱底內面的結構與毗鄰
(二)硬腦膜及硬腦膜形成的結構
(三)顱內、外靜脈的交通
(四)腦神經(jīng)
四、臨床要點
第四節(jié) 頸前區(qū)和胸鎖乳突肌區(qū)
一、體表標志
二、解剖方法
(一)尸位和皮膚切口
(二)解剖程序
三、主要內容
(一)皮膚
(二)筋膜
(三)舌骨上區(qū)的結構
(四)舌骨下區(qū)的結構
(五)胸鎖乳突肌區(qū)的結構
(六)頸部的淋巴結
四、臨床要點
第五節(jié) 頸外側區(qū)
一、解剖方法
(一)尸位和皮膚切口
(二)解剖程序
二、主要內容
(一)枕三角
(二)鎖骨上大窩
三、臨床要點
第二章 上肢
第一節(jié) 胸前外側壁淺層和腋區(qū)
一、體表標志
二、解剖方法
(一)尸位和皮膚切口
(二)解剖程序
三、主要內容
(一)腋腔構成
(二)腋腔內容
四、臨床要點
第二節(jié) 臂、肘和前臂前區(qū)
一、體表標志
二、解剖方法
(一)尸位和皮膚切口
(二)解剖程序
三、主要內容
(一)淺層結構
(二)深層結構
四、臨床要點
第三節(jié) 肩胛區(qū)、三角肌區(qū)、臂和前臂后區(qū)、腕后區(qū)、手背和手指背面
第四節(jié) 腕前區(qū)、手掌和手指掌側面
第三章 下肢
第四章 胸部
第五章 腹部
第六章 盆部
第七章 會陰
第八章 脊柱區(qū)
附:漢、英、拉丁文解剖學名詞對照表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leeflamesbasketballcamp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