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第1章 概述
1.1 在信息時代中計算機網絡的作用
1.2 計算機網絡的形成與發(fā)展
1.2.1 計算機網絡的發(fā)展階段
1.2.2 計算機網絡的形成
1.2.3 計算機網絡在我國的發(fā)展
1.3 計算機網絡的定義
1.3.1 計算機網絡定義的基本內涵
1.3.2 計算機網絡與分布式系統(tǒng)的區(qū)別
1.4 計算機網絡的功能、分類與應用
1.4.1 計算機網絡的功能
1.4.2 計算機網絡的分類
1.4.3 計算機網絡的應用
1.5 計算機網絡的組成與結構
1.5.1 資源子網的概念
1.5.2 通信子網的概念
1.6 計算機網絡的主要性能指標
1.6.1 帶寬
1.6.2 時延
1.6.3 時延帶寬積和往返時延
1.7 計算機網絡拓撲結構
1.7.1 計算機網絡拓撲定義與分類
1.7.2 計算機網絡拓撲結構的選擇
小結
練習與思考
第2章 網絡體系結構與網絡協(xié)議
2.1 數據通信的基礎知識
2.1.1 信息、數據、信號、信源、信宿與信道
2.1.2 模擬通信和數字通信
2.1.3 數據通信的主要技術指標
2.1.4 通信方式網絡體系結構的基本概念
2.2 網絡體系結構的基本概念
2.2.1 網絡協(xié)議的概念
2.2.2 網絡體系結構的提出OSI參考模型
2.3 OSI參考模型
2.3.1 OSI參考模型的基本概念
2.3.2 OSI參考模型的結構
2.3.3 0SI參考模型的功能
2.3.4 OSI環(huán)境中的數據傳輸過程物理層
2.4 物理層
2.4.1 物理層接口與協(xié)議
2.4.2 物理層協(xié)議舉例物理層下面的傳輸媒介
2.5 物理層下面的傳輸媒介
2.5.1 導向傳輸媒介
2.5.2 非導向傳輸媒介數據編碼技術和時鐘同步
2.6 數據編碼技術和時鐘同步
2.6.1 數字數據的模擬信號編碼
2.6.2 數字數據的數字信號編碼
2.6.3 模擬數據的數字信號編碼信道復用技術
2.7 信道復用技術
2.7.1 頻分復用、時分復用和統(tǒng)計時分復用
2.7.2 波分復用
2.7.3 碼分復用數據交換技術
2.8 數據交換技術
2.8.1 電路交換
2.8.2 報文交換
2.8.3 分組交換
2.8.4 交換技術的比較
小結
練習與思考
第3章 數據鏈路層協(xié)議
第4章 網絡層、運輸層和高層協(xié)議
第5章 局域網
第6章 廣域網
第7章 Internet與Intranet技術
第8章 組網與互聯(lián)技術
第9章 網絡安全與網絡管理
附錄 對網絡實驗的建議及題目
參考文獻與推薦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