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憲益常自謙他的詩是“打油詩”,如果以為他的詩止于“打油”,那就看得淺了。我寧愿把他的標榜“打油”看作對言不由衷、言之無物的偽詩的挑戰(zhàn),對“溫柔敦厚”的傳統(tǒng)詩教的反撥。中國傳統(tǒng)詩中與占主流地位的溫柔敦厚相對的,歷來有沉著痛快的一派——它不僅僅是一種流派。一種風格,而是詩和詩人主體的一種精神。這種精神有時表現(xiàn)為嬉笑怒罵,但是遠遠不限于嬉笑怒罵的。詩,在多種多樣的藝術形式中,更不必說比起訴諸公眾的小說和戲劇。無疑是最個人的,或說最富于個人色彩的。它往往甚至必須最直接地表現(xiàn)詩人自己。讀者從楊憲益詩中尋找詩人的影子,首先頻繁遇到的是自嘲的語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