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小書《天橋舊話》在天橋和天橋市場一些重要歷史問題上我們是這樣處理的:其一,現(xiàn)今看來,將天橋的歷史上溯至元代,比較困難。因為專門記載元大都歷史的《析津志》已散佚多年,近年雖有《析津志輯佚》出版,但該書只不過是從各種古籍中有關《析津志》的記述輯佚而成。在這本《析津志輯佚》上只有“麗正門南第一橋、第二橋、第三橋”極簡單的論述,沒有天橋和天橋地區(qū)狀況的記載。我們認為只有到了明永樂年間,山川壇(天壇)和先農壇落成后,天橋一帶地區(qū)的歷史才算出現(xiàn)。其二,天橋市場出現(xiàn)于何時,據(jù)《天咫偶聞》書中記載:“天橋南北,地最宏敞。賈人趁墟之貨,每日云集……今日天橋左邊,亦無灑樓,但有玩百戲者,如唱書、走索之屬耳。”這是最早記載商人在天橋設攤賣貨,藝人在天橋賣藝的情況?!短戾肱悸劇返淖髡哒疴x生于清成豐七年(1857),卒于民國九年(1920)。該書刻刊于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書中所記,多是作者所見所聞,十分可信。所以根據(jù)《天咫偶聞》的記載天橋市場出現(xiàn)于清末。其三,天橋市場范圍有多大,當年在天橋市場賣藝的著名評書藝人連闊如在他著的《江湖叢談》中是這樣寫的:“天橋市場地勢寬闊,面積之大,在北平算是第一。各省市的市場沒有比它大的。東至金魚池(不包括),西至城南游藝園(不包括),南至先農壇、天壇兩門,北至東西溝沿,這些個地方糊里糊涂地都叫天橋市場?!绷硗庥秩纭侗逼饺請蟆酚浾咴?930年2月16、17目《天橋(商場)社會調查》上記載:“天橋(商場)在前門大街南首,石橋西南面積不過二畝,地勢略洼,夏季積水,雨后數(shù)以爐灰穢土。北隅又有明溝穢水常溢,臭氣沖天,貨攤陳雜,游人擁擠,此乃二十年前之天橋也?!鞓虺魷现匦薷臑轳R路,橋南創(chuàng)建水心亭,面積已然擴大十倍,先農壇外壇拆除,橋東又建估衣市。如今天橋地基,縱橫已有二十畝(估數(shù))之外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