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教材按照傳統(tǒng)的西方經濟學教程編寫,以微觀經濟學為基礎,從求論入手,相繼探討了均衡價格的形成、消費者行為、生產者行為、廠商成本與收益分析、不同市場條件下廠商均衡與利潤極大化、要素價格決定規(guī)律、一般均衡與社會福利最優(yōu)等方面的內容,揭示了市場失靈的諸多表現和微觀經濟政策的適用性。進入宏觀經濟分析之后,在明確國民經濟價值核算體系的基礎上,以國民收入決定模型為圭線。從簡單到復雜,先后探討了產品市場均衡時的收入-支出模型,產品市場和貨幣市場市場同時均衡時的IS-LM模型,產品市場、貨幣市場和勞動市場同時均衡時的總需求-總給模型,進而針對通貨膨脹、失業(yè)、經濟增長、經濟發(fā)展和經濟周期等宏觀問題介紹了不同經濟學流派的觀點。其中,微觀經濟學部分包含11章內容,適用64學時;宏觀經濟學部分包含8章內容,適用48學時。本教材適合作為普通高等院校的本科教材,業(yè)可供相關領域的社會工作人員閱讀、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