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給中學生介紹具有“高效”特色的記憶方法,我除了認真聽取廣大中學師生的意見以外,還特別注意參考吸收專家學者的研究成果。于是,不論中外古今,記憶“寶典”、“秘法”、“訣竅”,都進入了我的視野。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在已經出版的有關記憶法的圖書中,問題委實不少。綜合起來,最重要的問題是不少作者有意無意地掩蓋了真相,把記憶法的作用過分地夸大了。做任何事情都一樣,一旦看不準真相,就不能作出正確的判斷。近年來,商業(yè)市場上的壞毛病滲透到學術領域中來了:搞包裝、玩花樣,把不可能做到的事情,說得有模有樣:把一錢不值的東西,抹上一層金光。于是,有人聲稱,幾十個小時可以學會英語;有人承諾,經過開發(fā),每個兒童都可以變成神童。最邪惡的人是把邪惡說得頭頭是道:最虛假的人是把假的說得跟真的一樣。在此,我要特別說明的是:世界上沒有包治百病的靈丹妙藥,沒有過目不忘的奇方異法。沒有過目不忘的記憶法,但不等于說沒有較好的記憶法。怎樣才能找到較好的記憶方法7先我們必須弄明白什么記憶法才是較好的記憶法。所謂方法,簡而言之就是工具。舉個例子,如果要求你在木板上釘一個釘子,首先你會搬出一個工具箱,工具箱中有鋸子、錘子、斧子、卷尺等,顯然,不能用鋸子和卷尺,用斧子也可以,但用錘子最好。顯然,在使用工具的時候,選擇工具成為關鍵。在談記憶方法時,許多同學都希望找到秘訣,找到絕招,其實,這走到錯誤的方向上去了。在使用工具箱中的工具時,你不能說哪個工具好,哪個工具不好,使用得恰當的工具就是好工具。同樣的道理,對于各種記憶方法,使用得恰當的記憶方法就是較好的記憶方法。找到較好的記憶方法的難點是選擇。怎樣才能突破選擇這個難點?這里,先出個題目:房間里有一個凳子,你有什么辦法可以使凳子變矮一些呢?對于這個題目,可能有這樣一些說法:一是把凳子的腿鋸短一節(jié),二是用什么東西把凳子遮住一些,三是退到更遠的地方觀看凳子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