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種《華嚴》及其經典闡釋研究》從文獻學與哲學兩個層面對《華嚴經》以及有關《華嚴經》的經典闡釋進行研究,即以《華嚴經》的文獻研究為依據,將思考的重點集中在三種《華嚴》的文本構成與華嚴五祖和李通玄對《華嚴經》的經典闡釋上?!度N《華嚴》及其經典闡釋研究》第一部分從歷史文獻學的角度對三種《華嚴》本身進行了梳理。第一章以翔實的史料為基礎,論述了《華嚴經》的來歷及其傳人中土的過程,并指出,儒道思想的影響、崇佛的世風和華嚴支流別品的漢譯與《華嚴經》的傳人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第二章則從文本的文獻學分析著手,分別考察了三種《華嚴》的漢譯情況與文本結構。第三章考述了與《華嚴經》文本生成密切相關的《華嚴》支流別品漢譯和文本的情況?!度N《華嚴》及其經典闡釋研究》第二部分關乎《華嚴經》的哲學思考,以華嚴五祖和李通玄的相關著述為基礎,對華嚴五祖與李通玄思想作系統梳理,既分析其各自獨特的理論貢獻,又探討其間遞相傳承的關系,透視他們通過這種創(chuàng)造性闡釋所達成的對異域智慧的獨特轉化,并以此為基礎思考《華嚴經》與唐代文化精神的關系。第四章條述了地論師們對《華嚴經·十地品》的闡釋過程。第五章分析了華嚴初祖杜順的“五教止觀”對于華嚴宗學的奠基意義,解析了二祖智儼“十玄門”的重要理論價值,探討了三祖法藏的判教理論、“新十玄”與“六相”說。第六章主要分析四祖澄觀對“四法界”中之理事范疇的深化與擴展,以及五祖宗密以《華嚴原人論》一文所作的融會儒釋道三教的嘗試。第七章探討李通玄以《周易》解《華嚴》的獨特思想道路,剖析華嚴義理如何在《易》理玄思的觀照中展現出特異的新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