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
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首頁
新聞資訊
每日一讀
國學/古籍
出版圖書
讀書導航
我的賬戶
我的書架
首頁
新聞資訊
每日一讀
國學/古籍
出版圖書
讀書導航
文學
|
小說
|
傳記
|
青春文學
|
藝術
|
散文隨筆
|
收藏/鑒賞
|
人文社科
|
經(jīng)濟管理
|
自我實現(xiàn)/勵志
|
生活時尚
|
教育/教材
|
考試
|
少兒/童書
當前位置:
首頁
出版圖書
文學藝術
小說
外國小說
安娜·瑪麗領事三部曲
安娜·瑪麗領事三部曲
定 價:
¥30.00
作 者:
(法)呂西安·博達爾(Lucien Bodard) 著;許鈞、錢林森 譯
出版社:
世紀出版集團,上海人民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外國小說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京東 (¥22.50)
當當網(wǎng) (¥26.70)
ISBN:
9787208066755
出版時間:
2007-08-01
包裝:
平裝
開本:
32
頁數(shù):
447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她原本是法國昂斯尼的一個窮女人,漂亮迷人、貪婪自私、精明而虛榮。她嫁給了一個在亞洲奔波的無名小卒,那人后來竟成了法國駐云南的領事先生。她終于厭棄了丈夫,帶著兒子回到巴黎,令人贊嘆地扮演著貴婦人的角色,構筑著自己理想的王國……她的名字叫安娜·瑪麗。本書獲1981年龔古爾獎。我欣賞這部作品中的另一種才氣,一種對女性心理的不動聲色、洞察入微的細致分析的才氣?!ダ仕魍摺とR熱這本書寫的是作家母親的故事,它跟《領事先生》、《領事之子》組成了相互聯(lián)系而又彼此獨立、帶有自傳性質的三部曲。1925年,法國駐云南府領事阿爾貝·博達爾的夫人安娜·瑪麗以孩子的教育為名,帶領10歲的兒子呂西安離開貌合神離的丈夫,回到巴黎。她一回國就把兒子送進遠離巴黎的貴族學校,而自己沉湎于上流社會的交際,一頭扎進前外交事務總局局長安德烈的懷抱,幻想依傍這位權貴躋身上流社會,成為名躁一時的貴婦人。小說以第一人稱的口吻,直接把讀者引入“我”跟隨母親出入上流社會的各種場景。作者善于在平淡的敘述中渲染氣氛,細致入微地描摹女性心理,使得書中人物的風貌躍然紙上,上流社會的虛偽也展露無余。
作者簡介
呂西安·博達爾(Lucien Bodard,1914-1998),法國當代著名作家、記者。生于中國重慶,在中國度過了他尤為與眾不同的童年。其父時任法蘭西駐廣州、成都、云南府領事等職。1924年,他隨母親回到巴黎。1944年開始其記者生涯,并在印度戰(zhàn)爭期間成為戰(zhàn)地常駐記者。1973年,他發(fā)表第一部小說《領事先生》,獲同年的聯(lián)合文學獎,隨后接連創(chuàng)作《領事之子》、《侮辱》(獲當代獎)、《玫瑰山谷》、《公爵夫人》等作品。1981年,“領事三部曲”中的最后一部《安娜·瑪麗》剛一問世,就奪得龔古爾文學獎。
圖書目錄
>>> 《今日美國》2006年度好書 :不存在的女兒前言
著名翻譯家、南京大學教授許鈞先生從中國打來電話,跟我說他和他老師還有他兩個優(yōu)秀的學生合作翻譯了我丈夫呂西安.博達爾有關中國的三部曲:《領事先生》、《領事之子》和《安娜.瑪麗》。我感到非常高興。許鈞教授是我們家的朋友,他曾多次到巴黎來看望我們,呂西安很開心地跟他談寫作,談翻譯。我知道對許先生來說,翻譯是文本的生命在另一個社會與文化空間的延伸。
我丈夫跟中國的關系非常密切,他出生在中國,在中國度過了童年,那是一個動亂的年代。對他來說,中國有魅力,有奧秘;有美德,也有流弊;有幸福,也有不幸。他一直牽掛著她,對她有恨,也有愛。這三部小說是他的嘗試,他一次又一次,試圖更深入地理解這個有著數(shù)千年歷史的國度。關于文學創(chuàng)作,我想還是讓我的丈夫自己來講。下面是十幾年前,他對《觀點》雜志的讀者說的一席話:寫作萬歲!對我來說,寫作是解釋世界的一種方式。
一提到寫作,我便感覺不安,因為這意味著進入我最隱秘的地方,如同問自己,我如何呼吸,我為何而活。恰恰我害怕私密,同樣地,我也厭惡陳詞濫調(diào),不信奉教義教條。但是,姑且試一試吧……我是一個笨拙、粗心、傲慢的人,沒有多少能力,遇事待人又愛鉆牛角尖;對所謂的娛樂,我不太感興趣;甚至,難以過一種平平淡淡的生活,這一點,有時連自己都覺得很遺憾。別人認為我不易親近,我寧愿自己不受到任何影響,超脫地看待一切。然而,與世界如此格格不入的我卻承蒙上天的眷顧,擁有一種神奇的稟賦,觀察的稟賦。因為觀察,所以我必須寫作,出于莫名的、急切的需要,我要感知,繼而懷著自豪,用詞句加以表達。由此,我獲得了新生。寫作,曾經(jīng)是、也依然是我的天職,我的避風港,我的支柱。
我說寫作是一種需要,顯然,我要探詢的正是“需要”一詞。需要從何而來?來自怎樣的憂愁?又是來自何種懷舊的心?我的童年異常精彩,少年時又享有各種特權,我曾經(jīng)自認為是外交家,看遍世事,或是因為某些微不足道的偶然因素,我成了記者,甚至絕對權威的專家,杰出的通訊員。
殺戮、騷亂、戰(zhàn)爭、革命,我從中脫穎而出:這般的混沌,我樂于介紹它,控制它。似乎我個人存在著一種風格。凱塞爾(Kessel)我一直認為他很欣賞我談到我時,他曾引用了科克托(Cocteau)的一句話:“沒有文學流派,只有醫(yī)院”,又補充說,我不屬于任何一個特殊的醫(yī)院,不向任何一位名醫(yī)求救,因為我從“自身也是惟一的血液”中汲取一切。
然后,我漸漸老去,我已經(jīng)厭倦了混雜在麇集的人群中。我筋疲力盡,難堪重負……盡管如此,我依然享受著無窮的、難以想像的樂趣,寫作像是美妙的麻醉劑,始終支撐著我。我開始梳理以前的電文,整理文書。
有人對我說,我在不知不覺中觸及了某種故事性,雖然我并不十分清楚這到底意味著什么。其實,小說讓我敬畏。是我的摯友,編輯讓一克洛德.法斯凱爾(JeanClaladeFasquelle)一直鼓勵著我。
一陣眩暈向我襲來!我看著自己,看著這個世界,看著我曾經(jīng)走過的路,我曾經(jīng)經(jīng)歷的一切,我曾經(jīng)感悟到的種種……再也沒有盡頭。逝去時光的深淵中浮現(xiàn)出以前的瞬間,畫面,情感,還有幾張面孔,我不禁陶醉了。我可以重新演繹這場戲,重新賦予它生命,以探究內(nèi)在的奧秘;我甚至可以創(chuàng)造出另一部戲,許多其他的戲。我親愛的母親,奇妙又骯臟的中國,法國式的激情,女人,權力,所有的一切又都回到我的手中。小說引領我進入至尊的境界。
而現(xiàn)在,我這位可憐的王者為人掌控,卻樂此不疲,沉浸在詞語的海洋中,如癡如醉。我發(fā)覺詞語是那樣冷酷,那樣挑剔。為了它們,我不得不每天工作,無休無止,比人們所說的要艱苦得多。從來,我都不作任何規(guī)劃,任憑想像隨意馳騁,正是我內(nèi)心深處這股難以名狀的力量喚醒了無數(shù)幻覺中的人物,我無法控制自己。人物和詞語自然地來到我的面前。隨之而來的是一場振奮人心的激烈戰(zhàn)斗:我修飾、刪改,但不斷遭到抵制,小木偶們一時離開了,又打扮得花枝招展回來,我威脅他們,我承受煎熬,我興奮不已,因此我也獲得無限樂趣。
寫作就這樣誕生了,有人將之比作滾滾的揚子江。豐富的詞語,一種所謂處于險境的文學體裁,我便由此慢慢迫近那些對我而言可以洞察的真理……這是多么可笑的異想天開!我厭倦了,其他的,我絲毫不感興趣。風燭殘年之際,我惟有一個信念:小說是解釋世界,并與之和諧相處的一種方式,或許也是惟一的方式。寫小說的人走進夢境,并邀請他的讀者同入其中。我也知道,如果一個人沒有了夢想,必將走向死亡。
是的,寫作可以超越死亡,寫作萬歲!幾年前,丈夫離開了我,但他的作品今天仍然還活著。通過翻譯,他作品的生命在延伸,在豐富。我最衷心地希望我想他也同樣希望他能在中國贏得越來越多的讀者。那是他兒時的中國,是他永遠的夢。
瑪麗-弗朗索瓦絲.勒克萊爾。
2006年11月28日于巴黎
本目錄推薦
01
沉默的時代
01
沉默的時代
02
草莓滿月
02
草莓滿月
03
水人
03
水人
04
阿里阿德涅
04
阿里阿德涅
05
逝滅之殼
05
逝滅之殼
06
回到那一天
06
回到那一天
07
雪國
07
雪國
08
布魯克林有棵樹
08
布魯克林有棵樹
09
等閑女人的舊事(全三冊)…
09
等閑女人的舊事(全三冊)
10
他人之履
10
他人之履
掃描二維碼
關于讀書
免責聲明
讀書目錄
聯(lián)系我們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leeflamesbasketballcamp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