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4月29日考察組一行造訪中國營造學社成員、現年屆93歲高齡的中國文物研究所研究員王世襄先生,當向他匯報“田野新考察報告”的行走及編撰思路后,老人非常贊同,他希望此舉真有望成為當年《中國營造學社匯刊》的延續(xù)。我們也曾在多種場所下宣傳過“田野新考察報告”的策劃思路,強調過此舉要“續(xù)先賢之足跡,立新意于當世”。我們堅信:這創(chuàng)意在京城、行走在田野、面向全球建筑文化高地的“文化創(chuàng)意活動”,能為中國建筑文化的世界傳播帶來一縷新風。英國科學史巨匠李約瑟博士曾在其《中國科學技術史》中對《中國營造學社匯刊》予以極高的評價:“《營造學社匯刊》是一種包含了豐富的學術資料的雜志,是任何一個想要透過這個學科表面,洞察其本質所不可少的。”本考察組成員、現在中國文物研究所任職的溫玉清博士在其博士論文《中國建筑史學史初探》中則分析了中國營造學社學術研究之所以影響大,得益于成果在《中國營造學社匯刊》上及時發(fā)表的學術交流視野。愿通過建筑文化考察組持之以恒的“建筑行走”的努力,不僅梳理起歷史碎影,更要肩負起行業(yè)責任,扎實且理性地編撰《田野新考察報告》的每一卷系列文集,樹立起中國建筑文化的品牌,使之得以延續(xù)不輟。我們真誠地希望當代建筑師、尤其是青年建筑學子,在直接研讀成書于六十余年前的《中國營造學社匯刊》的同時,也來關注歷經社會大變革后全新的《田野新考察報告》,從新一代探求者的鮮活文字與精美圖片中,增強對傳統(tǒng)建筑文化的新認知和新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