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秉麟(1891—1956年)著名經濟學家。湖南長沙人。1917年就讀于北京大學經濟系,畢業(yè)后赴英留學,先后畢業(yè)于英國倫敦大學經濟學院研究生班、德國柏林大學經濟系研究員班?;貒笤沃袊珜W大學部教授、教務長、商學院院長,上海商務印書館編輯部主任。1932年到國立武漢大學任教授、經濟系主任,講授財政學、中國財政史等課程。1937年兼任法學院院長,多次代理校長。劉秉麟一直致力于財政經濟學的研究。1919年在《新潮》雜志發(fā)表《經濟學上之新學說》、《分配問題》等論文,著有《經濟學原理》一書。他翻譯出版了英國經濟學家亞當·斯密的《財政學大綱》,由于該書詳論西方制度而忽略東方制度,他又結合中國實際撰寫了《中國租稅史略》一卷附于書后,概述中國租稅發(fā)展史,為研究中國古代賦稅制度提供了較好的參考資料,也有利于對比研究中西方經濟制度史。另有《各國社會運動史》、《李嘉圖經濟學說及傳記》、《亞當·斯密經濟學說及傳記》等專著和《中國古代財政小史》、《亞當·斯密》等小冊子,并翻譯出版了《分配論》和《俄羅斯經濟狀況》等書籍。由于在經濟學和社會科學其他學科方面研究的杰出成績,劉秉麟受到社會各界的尊重。1928年任中國經濟學社理事。1932年到武漢大學任教后,講授經濟學課程之余,撰著了《經濟學》一書,注重論理與事實并述,闡述了自己的經濟觀點。他所發(fā)表的許多研究經濟學原理、國家財政、人口問題的論文,在國內產生了很大影響。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任武漢大學教授,兼任法學院院長。遺著《近代中國外債史稿》,三聯(lián)書店1962年稍加刪節(jié)后出版,成為研究中國近代對外關系史和對外經濟史不可多得的參考書。他的經濟學研究,為武漢大學經濟學科的奠甚和發(fā)展打下了良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