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計劃、教學大綱是指導性教學文件,在實施中應注意以下幾點:一、專業(yè)名稱、培養(yǎng)目標、學制、課程設置、實習項目等應與教學計劃相一致,對實習的教學周數必須給予保證。二、各課程的教學時數應以教學計劃為標準,但可根據各地的具體情況,在不降低要求的前提下作適當的調整,調整幅度不宜超過15%。三、實施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塊式教學模式,是教學改革的一種趨勢,對教學設備、設施、場地有較高的要求,在實施過程,應創(chuàng)造條件完成教學任務,不得隨意更改,降低要求。四、寒暑假的具體安排可結合各地情況進行安排或參照當地教育主管部門的規(guī)定作適當變動。五、教學計劃中設置的選修課程是為了適應不同地區(qū)對人才培養(yǎng)的不同需要,由學校自行確定。六、要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注重能力培養(yǎng)和技能訓練,大綱中所規(guī)定的能力要求是根據勞動部門所制定的職業(yè)資格標準所制定的,特別在專業(yè)課的教學中應注意能力的考核,應對各個課題進行考核。七、各校在實施教學計劃、大綱時,應充分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特別要加強多媒體等直觀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八、對教學計劃中所列的文化基礎課,以及未編大綱的課程,可參照教育行政部門、勞動部門所編寫的教學大綱執(zhí)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