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興國安邦之略 統率全局之法
齊威王論國寶
燕昭王招賢士
曹操不拘一格用人才
魏文侯納諫
劉仁贍大義滅親
孫權愛將
錢鑼王勤政治國
裴矩力諫不能陷人于法
楊震暮夜卻金
唐太宗論功行賞
來濟論養(yǎng)民之要
漢文帝召季布
劉秀知錯能改
唐溪守信
茍變吃人兩個雞蛋
宋璟制止為己立碑
諸葛亮不必親校簿書
孫權重用呂范
第二篇 處世選人之徑 實現自我之途
毛遂自薦
藺相如完璧歸趙
觸龍說趙太后
趙括紙上談兵
夏侯勝詰難詔書
韓信能忍胯下之辱
阿柴臨終諭子弟
趙云為公辭厚祿
毛寶靈活抗軍命
范縝盛稱無佛
即墨大夫和阿大夫
張彖隱居
為人當以忠為先
蔣琬雅量
張翼站好最后一班崗
第三篇 修身齊家之方 養(yǎng)性慎獨之術
呂蒙開卷有益
疏廣、疏受功成身退
明宗堅決退宮人
郭崇韜不恤人言
狄仁傑為人解憂
竇德玄能不強對
宋弘無私薦桓譚
王權拒辱于契丹
殷浩樂極生悲
李存審百鏃遺子
婁師德施恩不炫
僧智禮讓不爭功
呂岱與徐原情深誼重
狄仁僳虛懷若谷
唐太宗教子
第四篇 運籌帷幄之謀 決勝千里之策
李愬雪夜襲蔡州
齊國圍魏救韓
隋文帝下詔陳罪狀
孫臏巧計殺龐涓
韓國遠交近攻
蜀吳聯軍火燒連船
周亞夫以計破計
鄧艾趁虛奇襲
關羽驕兵失南郡
謝玄施計渡淝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