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學是中醫(yī)學的主干學科之一。它的發(fā)展是經歷了藥物——方劑——治法——制方理論——方劑學的過程。方劑學雖然是解放以后隨著中醫(yī)院校成立正式開設的學科,但近幾十年來發(fā)展卻很快,許多先進的科學理論、科學手段越來越多地被引入方劑學科的研究之中,使方劑學中現代科學成分逐漸增加,現代方劑學已見雛形。本書則總結近年來方劑學中的有關現代方劑學的內容,編著為《現代方劑學》一書。 《現代方劑》的主要內容由方劑學的發(fā)展簡史、方劑學的基本理論、基礎方劑、臨床方劑、實驗方劑及索引等組成。方劑學的發(fā)展簡史:本書提出劃分方劑發(fā)展的四個階段,即方劑的產生及方劑學形成,方劑數量的增加及方劑學術流派的形成,制方理論逐漸完善,方劑學的發(fā)展及現代方劑學形成。方劑學的基本理論:提出方劑學的四個主要特點:1 方劑的組成原則與組方方法:方劑的組成原則是:以病機來選藥組方,以病情來制定劑型。組方方法是:君臣佐使方法、藥對方法、專病專方方法等。2 組方規(guī)律與配伍特點:組方規(guī)律是某類方劑組成上的主要規(guī)律,配伍特點是指某一首方劑配伍上的主要特點,如六味地黃丸配伍上的三補三瀉,補陽還五湯配伍中重用補氣藥等。3 方劑組成與方劑變化:指出方劑的組成逐漸由原藥材配伍向有效部位、有效成分配伍過渡,隨之方劑組成變化在藥味、藥量、劑型上有更加不同的變化。4 方劑劑型與方劑用法:指出目前方劑劑型逐漸由傳統劑型向現代劑型過渡,新劑型則要求新的用法。以上這四個方面使方劑學基本理論有了新的發(fā)展?;A方劑:是指眾多方劑中最常用、最基礎的方劑,以法歸類。每首方劑解釋從三個部分進行。即組方:包括制方理論、組方方法、配伍特點。制劑:包括傳統制劑、現代制劑。運用:包括用方指征、加減應用、現代運用等。更加全面完善解釋方劑,使得對方劑的組成、制劑、應用更加充分地認識。尤其是制劑部分補充了原來方劑重方輕劑的趨向。臨床方劑:重點強調實用性、科學性,以臨床各科進行分類。內科則以五臟分類,即心系、肝系、脾系、肺系、腎系;外科則分為外科、骨科、皮膚科;婦科;兒科;五官科則分為眼科、耳鼻喉科、口齒科;還有老年病科;男科;腫瘤科。此外,為方便臨床選方還增加了當代名醫(yī)效方、民族藥方。本類方劑以列表形式,主要以方名、方源、組成、用法、主治、備注等列出,這樣選方較多,便于查閱。實驗方劑:以方劑藥理學、藥物化學、制劑學來闡述。藥理學、藥物化學主要是證實方劑是否有相關作用、為什么有這些作用?其藥效物質基礎是什么?制劑學主要解決怎樣才把方劑作用發(fā)揮更好,以選擇最佳的給藥途徑。在每類方劑之后列舉有關方劑實驗舉例,使得讀者能更加容易理解,有利于學習使用?!冬F代方劑學》是對方劑學發(fā)展做了初步小結,但它卻展示了方劑學的基本理論新的發(fā)展變化;基礎方劑解釋更加系統、合理;臨床方劑的選方范圍不斷擴大,使用更加準確,病證更加對應;實驗方劑對方劑現代研究方法手段進行初步的歸納,對方劑進行實驗研究提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