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建設具有中國特色民族學的必由之路
民族學的兩種不同含義
廣義民族學的研究對象
廣義民族學的研究方法
(一)關于廣義民族學的指導方法
(二)關于廣義民族學的基本方法
(三)關于廣義民族學的具體方法
廣義民族學的研究任務
研究廣義民族學的意義
關于馬克思主義民族學的“來源”問題
(一)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基礎
(二)關于摩爾根的《古代社會》
(三)對摩爾根《古代社會》的評價
(四)馬克思主義民族學的真正“來源”
論原始民族
論現代民族
(一)什么是“現代民族”
(二)關于“社會主義民族”形成
(三)“現代民族”的分類
論中華民族文化的包溶性
關于發(fā)展中國民族學的幾個問題
應當確立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在民族科學中的主導地位
關于民族科學研究中的原則與方法
對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民族問題的再認識
走向21世紀的中國民族學
迎接第七個輝煌時代——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與民族學科的最新發(fā)展
附 錄
附錄一:《廣義民族學》前言
附錄二:楊壟教授為《廣義民族學》所作序
附錄三:宋蜀華教授為《廣義民族學》所作序
附錄四:李毅夫教授為《廣義民族學》所作序
附錄五:《廣義民族學》目錄
附錄六:中國民族學理論的新發(fā)展及其意義 金炳鎬
附錄七:與時俱進,探索具有中國特色民族學發(fā)展之路一—一讀《廣義民族學》 黃健英
一、研究對象和內容的創(chuàng)新
二、研究方法的創(chuàng)新
三、明確了研究任務
四、對創(chuàng)立具有中國特色馬克思主義民族學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