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改革開放以來出現的農民工浪潮,來得又是那么突然。這無論對農民工自身,還是對社會和政府,都缺少應有的和必要的思想準備和理論支撐。于是,各種各樣的問題便接踵而來——就農民工自身而言,他們的行為是懵懵懂懂的和不自覺的,只能任其自然法則去擺布。他們在激烈的競爭中大浪淘沙,急劇變化:有的成了暴發(fā)戶和企業(yè)家;有的東奔西波而不夠溫飽;有的甚至流血流淚……對社會來說,由于農民工的利益關系到城鎮(zhèn)居民和中產階級的利益,因而在勞動工資、居舍、子女上學、醫(yī)療保障、社會治安等方面,糾紛四起,官司不斷。對政府來說,由于農民工問題觸及的是城鄉(xiāng)二元經濟結構、工業(yè)化、城鎮(zhèn)化和市場化等深層次的問題,加之資金短缺,體制不順,法規(guī)不健全,一時難有良策。正是這些活生生的社會現實,呼喚著理論工作者的良知,他們開始重視農民工,接近農民工,心疼農民工,研究農民工。也正是在這種情況下,由于受良心和責任感的驅使,我們幾位同志便決心寫作和出版《中國農民工—歷史與現實的思考》這本書,冀同仁賜教,供決策者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