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環(huán)境科學、安全科學安全科學川藏公路地質災害及其防治對策研究:以八宿至林芝路段為例

川藏公路地質災害及其防治對策研究:以八宿至林芝路段為例

川藏公路地質災害及其防治對策研究:以八宿至林芝路段為例

定 價:¥54.00

作 者: 楊志法、尚彥軍、張路青、等
出版社: 科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公路

ISBN: 9787030160157 出版時間: 2006-09-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 頁數(shù): 332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礎上,《川藏公路地質災害及其防治對策研究:以八宿至林芝路段為例》以工程地質力學綜合集成方法論為手段,針對川藏公路沿線地質災害嚴重的八宿至林芝路段開展了較系統(tǒng)的工程地質力學研究。研究成果為地質災害頻發(fā)路段的整治工作提供了科學依據(jù),一系列理論、方法和技術成果也頗具創(chuàng)新性。《川藏公路地質災害及其防治對策研究:以八宿至林芝路段為例》可供工程地質相關研究人員、工作人員、從事工程設計、施工的工程技術人員,以及大專院校師生參考。

作者簡介

暫缺《川藏公路地質災害及其防治對策研究:以八宿至林芝路段為例》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序言
第1章 緒論
1.1 川藏公路地質災害及其防治對策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1.2 典型路段的確定
1.3 重點問題和主要內(nèi)容
1.4 主要研究方法
1.5 各章安排及主要研究成果的特色
第2章 研究方法論問題
2.1 關于巖土工程系統(tǒng)問題的討論
2.2 復雜巨系統(tǒng)方法論與工程地質力學的結合
2.3 工程地質力學綜合集成方法在川藏公路防災減災中的應用
第3章 地質背景與自然環(huán)境
3.1 研究區(qū)地質構造框架
3.2 青藏高原隆升與演化
3.3 現(xiàn)代地質作用和東構造結抬升速率
3.4 藏東自然環(huán)境基本特征
3.5 地質背景與自然環(huán)境的地位與作用
第4章 工程地質條件及其分區(qū)
4.1 研究意義
4.2 基本思路
4.3 分區(qū)的一般方法
4.4 工程地質條件及其評價
4.5 工程地質區(qū)段的劃分
4.6 討論
第5章 關系矩陣法在工程地質分區(qū)中的應用
5.1 工程地質評價有關方法
5.2 工程地質定量分區(qū)法
5.3 關系矩陣法在區(qū)劃分中的應用
5.4 關系矩陣法在亞區(qū)劃分中的應用
5.5 定量與定性評價結果對比
5.6 與前人分區(qū)結果對比
第6章 地質災害分類、分布規(guī)律及防災減災策略
6.1 八宿至林芝段地質災害的分類
6.2 主要地質災害發(fā)生機理及分布規(guī)律
6.3 八宿至林芝段地質災害頻發(fā)原因分析
6.4 川藏公路地質災害工程治理策略
第7章 典型地段水巖相互作用對地質災害的影響
7.1 研究現(xiàn)狀
7.2 研究意義
7.3 研究方法
7.4 水與地質災害
7.5 土石混合體及其特點
7.6 川藏線土石混合體與滑坡
7.7 土石混合體滑坡的水巖相互作用
7.8 川藏公路典型水巖作用形式及其對地質災害(滑坡)的影響
7.9 水巖作用分析在102滑坡群研究中的應用
7.10 結論
第8章 滾石災害
8.1 滾石災害及其特點
8.2 研究動態(tài)
8.3 滾石災害多發(fā)的背景
8.4 滾石災害調(diào)查
8.5 滾石災害影響因素的研究
8.6 滾石災害評價
8.7 滾石災害防護措施
8.8 幾點結論
第9章 滾石災害風險分析
9.1 滾石災害的風險概念
9.2 滾石事件的頻率估計
9.3 遭遇滾石的年平均概率
9.4 滾石事件引起死亡的概率
9.5 結論
第10章 碎屑流災害
10.1 概念和內(nèi)涵
10.2 研究區(qū)巖屑坡分布特征
10.3 物質組成和結構特征
10.4 形成條件和發(fā)育類型
10.5 產(chǎn)生條件
10.6 發(fā)展趨勢預測
10.7 防治措施及建議
第11章 102滑坡及其防治對策
11.1 滑坡群路段的交通狀況
11.2 102滑坡群的自然背景
11.3 102滑坡的基本特征
11.4 102滑坡的穩(wěn)定性分析
11.5 102滑坡防治研究
11.6 隧道方案的可行性分析
11.7 結論
第12章 邊坡加固和工程地質勘察新技術
12.1 研究目的
12.2 川藏線邊坡工程的加固新技術
12.3 工程地質勘察新技術
12.4 幾點說明
第13章 滾石、面狀碎屑流、滑坡等地質災害防治方法
13.1 研究范圍
13.2 研究思路
13.3 對地質災害現(xiàn)有防治措施的評價
13.4 滾石、面狀碎屑流和滑坡整治的建議方法
第14章 監(jiān)測技術
14.1 巖土工程監(jiān)測的一般目的和川藏線監(jiān)測的主要目的
14.2 監(jiān)測技術及其分類
14.3 監(jiān)測系統(tǒng)的設計原則和一般設計方法
第15章 綜合地質信息系統(tǒng)在工程地質分區(qū)中的應用
15.1 在工程地質分區(qū)中的應用意義
15.2 工程地質分區(qū)的可視化研究
15.3 工程地質分區(qū)可視化的實現(xiàn)
15.4 幾點看法
第16章 虛擬現(xiàn)實技術及其在地質災害整治方案中的應用
16.1 概述
16.2 川藏公路地質災害及其整治方法虛擬漫游系統(tǒng)
16.3 結語
參考文獻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leeflamesbasketballcamp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