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快速入門
1.1 宏錄制、修改及回放
1.1.1 錄制宏
1.1.2 理解錄制的宏
1.1.3 修改錄制的宏
1.1.4 運行修改過的宏
1.1.5 把宏加入工具條
1.2 以不同方式來編寫腳本
1.2.1 概念
1.2.2 進程內的腳本
1.2.3 進程外的腳本
1.3 實例
1.3.1 預備工作
1.3.2 界面設計
1.3.3 編寫代碼
1.3.4 編譯運行
1.3.5 使用模板
第2章 基本操作
2.1 API介紹
2.1.1 CATIA文檔結構
2.1.2 對CATIA進行編程的基本流程
2.1.3 Application對象
2.1.4 Documents和Document對象
2.1.5 Cameras和Camera對象
2.1.6 Windows和Window對象
2.1.7 Viewers和Viewer對象
2.2 文件及視圖操作實例
2.2.1 本實例實現(xiàn)的功能
2.2.2 啟動時的動作
2.2.3 打開文檔
2.2.4 視圖操作
2.2.5 保存文檔
本章小結
第3章 零件設計
3.1 API介紹
3.1.1 操縱零件文檔的一般步驟
3.1.2 Part
3.1.3 OriginElements
3.1.4 Sketches
3.1.5 Factory2D
3.1.6 Constraints
3.1.7 ShapeFactory
3.1.8 完整的實例代碼
3.2 凸輪軸實例
3.2.1 本實例所實現(xiàn)的功能
3.2.2 總體思路
3.2.3 程序結構設計
3.2.4 全局變量定義
3.2.5 初始化
3.2.6 創(chuàng)建凸輪
3.2.7 創(chuàng)建軸
3.2.8 創(chuàng)建凸輪組
3.2.9 創(chuàng)建驅動輪
3.2.10 界面調用
本章小結
第4章 曲面設計
4.1 API介紹
4.1.1 創(chuàng)建混合元素的一般步驟
4.1.2 HybridBodies
4.1.3 Reference
4.1.4 HybfidShapeFaetory
4.2 旋轉樓梯實例
4.2.1 本實例所實現(xiàn)的功能
4.2.2 程序結構設計
4.2.3 變量定義
4.2.4 初始化全局變量
4.2.5 創(chuàng)建主控元素
4.2.6 創(chuàng)建臺階參考平面
4.2.7 創(chuàng)建構造點
4.2.8 創(chuàng)建構造線
4.2.9 創(chuàng)建臺階曲面
4.2.10 組合
4.2.11 界面調用
本章小結
第5章 裝配設計
5.1 API介紹
5.1.1 操縱產品文檔的一般方法
5.1.2 組件管理
5.1.3 組件位置信息
5.1.4 約束管理
5.1.5 完整的示例代碼
5.2 螺栓裝配實例
5.2.1 本實例所實現(xiàn)的功能
5.2.2 總體思路
5.2.3 程序結構
5.2.4 界面調用
5.2.5 功能模塊
第6章 工程制圖
6.1 API介紹
6.1.1 操縱工程圖文檔的一般步驟
6.1.2 頁面管理
6.1.3 視圖管理
6.1.4 幾何圖形創(chuàng)建和編輯
6.1.5 文字創(chuàng)建和編輯
6.1.6 關于圖框
6.2 圖框編輯實例
6.2.1 本實例所實現(xiàn)的功能
6.2.2 總體思路
6.2.3 程序結構
6.2.4 界面調用
6.2.5 功能模塊
第7章 人機交互
7.1 API介紹
7.1.1 人機交互的方式
7.1.2 selection對象
7.1.3 選擇集管理
7.1.4 編輯菜單命令
7.1.5 運行交互命令
7.1.6 交互選擇
7.2 多重元素拉伸實例
7.2.1 本實例所實現(xiàn)的功能
7.2.2 總體思路
7.2.3 程序結構
7.2.4 界面調用
7.2.5 功能模塊
第8章 綜合實例
8.1 直條燈花程序
8.1.1 本實例所實現(xiàn)的功能
8.1.2 總體思路
8.1.3 程序結構
8.1.4 界面調用
8.1.5 功能模塊
8.2 魚眼燈花程序
8.2.1 本實例所實現(xiàn)的功能
8.2.2 總體思路
8.2.3 程序結構
8.2.4 界面調用
8.2.5 功能模塊
附錄A 對象文檔結構
附錄B 使用本書所附模板
B1 如何使用模板工作
B2 標準模塊代碼
附錄C VB編碼約定
C1 為什么要進行編碼約定
C2 量和變量命名約定
1.變量
2.描述變量和過程名
C3 結構化編碼約定
1.代碼注釋約定
2.格式化代碼
附錄D 版本兼容性及代碼轉換
D1 不同CATIA版本轉換
D2 不同腳本類型轉換
1.從宏腳本轉換到vB程序
2.從VB程序轉換到宏腳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