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今,先秦史上的許多問題仍處在眾說紛紜之中,沒有很好地得到解決。例如中國古代國家的產生、古代國家政體、古代社會形態(tài)、華夏民族的起源及形成,都是十分重要且至今未在學術界取得共識的基本理論問題。涉及具體史實的問題也不少:首先是夏、商、西周的年代問題,迄至今日,已發(fā)表的斷代史著作所采用的年代數據都不統一,僅周武王伐紂之年就有好多種說法。它如夏、商、周三族的起源,商周生產力水平暨農業(yè)勞動方式,商周家庭及社會結構,商周政治與文化之異同,商周暨春秋時期的軍制,春秋戰(zhàn)國之際的社會轉型的內涵,所謂井田制及戰(zhàn)國土地制度,乃至部分諸子著作的年代,等等,均在學者中存在著很大爭議?!緯谖沾罅肯惹厥费芯砍晒桶盐兆钚碌目脊刨Y料的基礎上,對上述問題展開論述,書中有較多內容都是以往的先秦史著作或缺的。為了增加閱讀效果,本書又使用了不少插圖相信能為讀者提供更為直觀、客觀的史料。夏、商、西周及春秋、戰(zhàn)國,是中國歷史的開端,是華夏文明的起源。本書作者通過深入研究,簡明扼要地勾勒了我國自進入文明社會至秦王朝建立這段時間,亦即我國歷史上最早的三個王朝:夏、商、西周及春秋、戰(zhàn)國的歷史,具體包括這三個王朝的治亂興衰、三個王朝之后的各諸侯國之間的兼并斗爭、這個時期的政治、經濟、文化、思想發(fā)展的狀況、這個時期的民族關系以及社會變遷等內容。本書特別注意吸收近年來學術界有關先秦史研究的成果,也特別注重新發(fā)掘的考古資料,包括田野考古資料及古文字資料的介紹。在整體內容的把握上,則更加注重對社會生活和社會結構的分析,注重對中原以外地區(qū)文明進程的介紹。這些內容都是以往的先秦史著作或缺的。本書作者沈長云,系中國先秦史學會副會長、河北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長期從事先秦史教學與研究,書中包含了他在一些基本理論問題及學術問題上的獨到見解。書末附錄《先秦史研究的百年回顧與前瞻》,將有助于讀者對先秦歷史做更深入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