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齋志異》是一部用傳奇手法寫成的“鬼狐史”。這部奇書自問世以來,就一直深深地吸引著廣大讀者。書中的許多故事更是家喻戶曉,婦孺皆知?!妒澜缑茫毫凝S》作者蒲松齡,生活在中國封建社會最后兩個朝代相交替的時代:他生于明崇禎十三年(1640年),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辭世。動蕩不堪的社會,觸目驚心的現實,使這位出身于書香世家、聰明絕頂又敏感浪漫的文人,在廣泛搜羅創(chuàng)作素材的基礎上,嘔心瀝血,寫成這部奇特的蓋世之作——《聊齋志異》?!读凝S志異》所記敘的事件無不奇奇怪怪,每一個故事又都是那么引人入勝,有時讓人讀得毛骨悚然。作者借寫鬼、寫狐、寫那些似乎不是現實中能夠發(fā)生的事,來鞭撻、揭露、諷刺人類社會中的殘忍、野蠻、丑惡,將封建社會“吃人”的本質形象地展現在讀者面前;同時,歌頌、抒發(fā)作者對人類社會所寄予的美好理想、美好情感,以及人世間的善良、美好和真情。提到鬼怪,小讀者們也許會被書中的故事嚇得不敢獨自呆在黑暗中;也許會問:這世上是不是真的有鬼?其實,不用多解釋你們也知道,世界上其實根本沒有鬼。但是,當有的人做了壞事、惡事,卻逃脫懲罰時,正直的人就希望他們最終將會受到懲罰。于是,就有了這個超現實的力量——鬼、神。與此同時,作者所希望的美好事物,由于封建禮教的束縛,在當時的現實中難以見到,或者不能公開地歌頌,就只能讓它們發(fā)生在超現實的社會里,發(fā)生在人與鬼、人與狐精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