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書中,麥金太爾從現(xiàn)代社會的道德無序出發(fā),對西方道德觀念與整個現(xiàn)代性的精神進行了全面的檢視與反省。這是一部關于倫理思想史的著作,也是一部對西方文明的基本動力與假定進行深刻批判的著作。它的論證的力量與氣魄,它對美德生活的強調,有力地推動了當代倫理學從元倫理學向實質倫理學的轉變,使其不僅成為“當代倫理學研究的轉折點”也成為近三十年來思想界激烈爭論的焦點。麥金太爾(1929-)早年就讀于曼徹斯特大學,先后執(zhí)教于曼徹斯特大學、利茲大學、波士頓大學與維特比德大學,現(xiàn)任美國鹿特丹大學哲學系麥克馬洪與哈克榮譽教授。麥金太爾是當代西方最重要的倫理學家之一,倫理學與政治哲學中社群主義運動的代表人物。從二十世紀五十年代起,麥金太爾以其大量的著作,對摩爾以來的元倫理學進行了不懈的攻擊。他的重要著作《追尋美德》(1981)、《誰的合理性,誰的正義》(1988)以及《三種對立的道德探究觀》(1990),在對西方現(xiàn)代性的根源的追溯中,促進了亞里士多德的德性倫理學在當代的復興。麥金太爾認為,在啟蒙所規(guī)定的現(xiàn)代世界,以任何理由為任何一種道德主張辯護的努力都注定要失敗。這導致了當代世界中的道德話語與實踐的空洞性:雖然道德的語言與外表還在,但它質已經不存在。道德語言的惟一用途便是控制。這本書激發(fā)了關于美德的哲學研究,復興了傳統(tǒng)主義與共同體主義的思想,在道德哲學史方面挑起了有價值的爭議?!蹲穼っ赖隆分档谜軐W家、歷史學家以及任何對道德哲學及其歷史感興趣的人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