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刑事訴訟理念一、中國刑事訴訟法應有的十大理念(一)公正至上(二)程序優(yōu)先(三)以人為本(四)訴訟透明(五)控辯平等(六)證據本位(七)裁判中立(八)司法獨立(九)訴訟經濟(十)訴訟文明二、司法獨立(一)司法獨立原則探源(二)司法獨立原則的國際化(三)司法獨立的內涵(四)司法獨立的價值分析(五)司法獨立的國際標準(六)司法獨立原則的國際性保障規(guī)則(七)司法獨立原則的國際性對我國的影響及其對策三、審判程序公正(一)審判程序公正的由來和發(fā)展(二)審判程序公正的標準(三)審判程序公正的國際化標準及其保障(四)審判程序公正原則在我國法律中的體現(xiàn)、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四、刑事訴訟證據能力(一)訴訟證據能力的概念及其主要法則(二)我國刑事訴訟證據能力分析(三)非法取得的證據之證據能力第二章刑事訴權與刑事訴訟基本程序的完善一、刑事訴權(一)我國訴權理論“重民舍刑”的原因探析(二)刑事訴權的基本內涵(三)刑事訴權的價值取向(四)刑事訴權的行使(五)刑事訴權理論體系的建構二、對我國陪審制的否定性再思考(一)西方國家陪審制的現(xiàn)狀及西方學者對其進行的理論批判(二)廢除我國陪審制的主要理由三、我國《刑事訴訟法》與《刑法》的失衡及其解決(一)《刑事訴訟法》關于級別管轄的規(guī)定與《刑法》的規(guī)定失衡(二)《刑事訴訟法》關于職能管轄的規(guī)定與《刑法》的規(guī)定失衡(三)《刑事訴訟法》在訴訟程序的設置上與《刑法》的內容失衡四、對建立我國刑事訴訟管轄異議制度的構想(一)建立我國刑事訴訟管轄異議制度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二)刑事訴訟管轄異議的概念和特征(三)可能引起刑事訴訟管轄異議的管轄錯誤分析(四)對我國刑事訴訟管轄異議制度的法條設計五、取保候審法律關系(一)取保候審法律關系的概念和特征(二)取保候審法律關系的主體和客體(三)取保候審法律關系的內容六、關于偵查階段律師權利的考察與反思(一)國外偵查階段律師權利的比較考察(二)我國偵查階段律師權利的現(xiàn)狀與不足(三)加強我國律師在偵查階段權利保障的幾點思考七、無罪判決被告人的上訴權(一)無罪判決被告人有無上訴的權利(二)無罪判決被告人有無上訴的必要(三)切實保障無罪判決被告人的上訴權第三章刑事訴訟特別程序的構建一、在法定刑以下判處刑罰的核準程序(一)在法定刑以下判處刑罰的核準程序的概念和特征(二)對最高人民法院就“在法定刑以下判處刑罰的核準程序”所作的司法解釋的評析(三)完善“在法定刑以下判處刑罰的核準程序”的立法建議二、追訴時效超期適用程序(一)追訴時效超期適用程序問題的提出(二)刑事訴訟法設立追訴時效超期適用程序的必要性(三)追訴時效超期適用程序的適用條件(四)追訴時效超期適用程序的內容三、設立“采取政府強制醫(yī)療措施程序”的構想(一)設立“采取政府強制醫(yī)療措施程序”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二)采取政府強制醫(yī)療措施程序的概念和特征(三)對我國“采取政府強制醫(yī)療措施程序”的法條設計四、復核與核準:死刑復核程序應加區(qū)分的兩個階段(一)死刑核準權與死刑復核權的內涵及其行使主體的界定(二)死刑復核和核準的具體程序(三)余論五、刑事再審法律關系(一)刑事再審法律關系的概念(二)刑事再審法律關系的主體(三)刑事再審法律關系的客體(四)刑事再審法律關系的內容六、刑事再審制度中的幾個具體程序問題(一)刑事再審程序中的立案(二)再審前應否撤銷原判(三)再審案件的審理方式第四章單位犯罪訴訟程序研究一、單位犯罪訴訟程序論綱(一)問題的提出(二)設立單位犯罪訴訟程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三)單位犯罪訴訟程序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二、單位犯罪立案程序若干問題(一)關于單位犯罪的立案管轄問題(二)單位犯罪案件的主要立案材料來源(三)單位犯罪案件立案的具體程序三、單位犯罪案件中的強制措施(一)單位犯罪案件中刑事強制措施的特點(二)現(xiàn)有的強制措施在單位犯罪案件中的適用情況(三)建議增加針對單位犯罪的刑事強制措施四、單位犯罪案件審判程序中的四個主要問題(一)單位犯罪案件的審判管轄(二)單位犯罪案件的出庭形式(三)單位被告人在審判過程中的辯護權(四)審判過程中單位無訴訟代表人出庭參加訴訟的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