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2年9月11日,美國最著名的短篇小說家之一歐·亨利(O.Henry)出生于美國北卡羅來納州一個小鎮(zhèn)。父親是醫(yī)生。15歲在叔父的藥房里當學徒。五年后去得克薩斯州一個牧場放牛。1884年后做過會計員、土地局辦事員和銀行出納員。1896年,銀行發(fā)現(xiàn)缺少一小筆款子,歐·亨利因涉嫌被傳訊。他卻取道新奧爾良去拉丁美洲避難。1897年,回國探望妻子,因而被捕,判處5年徒刑。在獄中曾擔任藥劑師,并開始以歐·亨利為筆名寫作短篇小說,于《麥克呂爾》雜志發(fā)表。1901年,因“行為良好”提前獲釋,來到紐約專事寫作。歐·亨利創(chuàng)作的短篇小說共有300多篇,收入《白菜與國王》(1904)、《四百萬》(1906)、《西部之心》(1907)、《市聲》(1908)、《滾石》(1913)等集子,其中以描寫紐約曼哈頓市民生活的作品為最著名。他把那兒的街道、小飯館、破舊的公寓的氣氛渲染得十分逼真,故有“曼哈頓的桂冠詩人”之稱。他曾以騙子的生活為題材,寫了不少短篇小說。作者企圖表明道貌岸然的上流社會里,有不少人就是高級的騙子,成功的騙子。歐·亨利對社會與人生的觀察和分析并不深刻,有些作品比較淺薄,但他一生困頓,常與失意落魄的小人物同甘共苦,又能以別出心裁的藝術手法表現(xiàn)他們復雜的感情。因此,他最出色的短篇小說如《愛的犧牲》、《警察與贊美詩》、《帶家具出租的房間》、《麥琪的禮物》、《最后一片藤葉》等都可列入世界優(yōu)秀短篇小說之中。從藝術手法上看,歐·亨利善于捕捉生活中令人啼笑皆非而富于哲理的戲劇性場景,用漫畫般的筆觸勾勒出人物的特點。作品情節(jié)的發(fā)展較快,在結尾時突然出現(xiàn)一個意料不到的結局,使讀者驚愕之余,不能不承認故事合情合理,進而贊嘆作者構思的巧妙。他的文字生動活潑,善于利用雙關語、訛音、諧音和舊典新意,妙趣橫生。他還以準確的細節(jié)描寫,制造與再現(xiàn)氣氛。特別是大都會夜生活的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