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們面臨的是:一方面科學思想?yún)T乏,另一方面是人文精神缺失。為改變這種現(xiàn)狀,必須理智地意識到:科學技術應該與自然、與人、與社會更加協(xié)調地發(fā)展。任繼愈教授曾指出:我國歷史性的任務是要脫貧,同時還要脫愚。貧而愚,會落后挨打,倒行逆施;富而愚,也許其危險性不低于貧而愚。所有這些很有見地的意識的養(yǎng)成從教育著手無疑是一種明智的選擇,讓我們的莘莘學了能有清澈的理性和蔚藍的思維。為此,應該讓他們了解科學家(尤其是科學大師)對人文想了些什么,說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這將有利于開拓他們的視野,知道人類文化整合的必要性,從而有意無意地為開創(chuàng)科學與人文相互溝通、相互敬重的健康格局去努力?!段邓{的思維》分“科學暢想”“科學人生”、“科學歷程”和“科學倫理”四部分,選文四十余篇,著眼點是人,而不是單純傳播知識。通過名家的散文、隨筆、報告文學等不同體裁的思想力作,旨在體現(xiàn)科學家的人文情懷和人格魅力。但愿這本學生的拓展讀本,能起到從對知識的傳承轉化為對人的素養(yǎng)熏陶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