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的第一版沒有包括對元理論的討論,第二版則增加了部分元理論即關于命題邏輯的元理論,而沒有包括謂詞邏輯和模態(tài)邏輯的元理論。關于命題邏輯元理論的討論并非緊跟命題邏輯的章節(jié)之后,而是放在謂詞邏輯和模態(tài)邏輯的章節(jié)之后。因為本書作為邏輯導論教材,并不要求讀者對元理論有一個全面的把握,而只是為了給出一個范例,讓讀者通過此范例而對現(xiàn)代符號邏輯的一個基本特征有所了解,這個基本特征是將語法和語義嚴格區(qū)分開來的。在此之前,本書在章節(jié)的安排上對語義和語法各有側重,但未加以嚴格區(qū)分。這對于初學者或許是有益的,因為自然語言中的推論在很大程度上是把語法和語義結合在一起的。事實上,科庇的《符號邏輯》在最后引入元理論之前也是這樣處理的。這樣做的目的是:試圖把邏輯學教學的可接受性和嚴格性兼顧起來。本書關于命題邏輯元理論的討論在很大程度上參照了伯科曼的《邏輯教本》。本書主要闡述了自然演繹系統(tǒng)的各個邏輯分支,即命題邏輯、謂詞邏輯、模態(tài)邏輯和三段論邏輯等。閱讀本書,不要求讀者預先具備任何邏輯基礎知識,因此,本書不僅適用于大學文科學生的邏輯導論課教材,也適合于廣大讀者自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