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族是充滿詩意的民族。詩歌發(fā)展至今。日月輪回,已經歷幾千個春秋,留下了難以勝數的佳作華章。喜愛詩歌的民族,一向重視詩學和詩教。編纂過華夏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的孔子,就把它看成重要的詩教課本:“小子何莫學夫詩?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庇矛F在的話來說,就是:“你們?yōu)槭裁床粚W詩呢?詩可以抒發(fā)感情,可以認識世界,可以彼此溝通,可以批評時弊;”詩歌既然有這樣重要的功能,理所當然地受到歷朝歷代各個層面的人們的重視。《聲律啟蒙》在寫作上的特點是很鮮明的,它把常見的韻字組成韻語,而這些韻語又都是富有文采的符合格律的對子;同時又巧妙地雜糅了大量的歷史故事與成語典故,這樣在音韻上讀起來瑯瑯上口,便于記憶;句型上整齊對仗,對啟人思路;內容上海闊天空,鳥獸草木魚蟲,入作者筆端,把人們帶進了一個極為豐富多彩的天地。多少年來,它作為兒童啟蒙教育的課本,初學寫作韻文的范本,深受歷史文人學者的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