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工具書標準規(guī)范陶瓷制品造型設計與成型模具

陶瓷制品造型設計與成型模具

陶瓷制品造型設計與成型模具

定 價:¥49.00

作 者: 楊裕國 編著
出版社: 化學工業(yè)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標準規(guī)范

ISBN: 9787502582593 出版時間: 2006-03-01 包裝: 膠版紙
開本: 小16開 頁數(shù): 397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本全面系統(tǒng)論述陶瓷制品的造型、結構設計、成型和模具的著作。全書共分8章,分別介紹中國陶瓷發(fā)展簡史、陶瓷概論、陶瓷造型與構型、傳統(tǒng)陶瓷設計、新型陶瓷設計、陶瓷制品成型、陶瓷制品成型模具、陶瓷成型模具設計實例。本書可供從事陶瓷材料科學、陶瓷造型與構型、結構與材料設計、陶瓷坯料(漿料與粉料)成型性能和成型技術、成型模具設計與制造的工程技術人員與科研人員,以及輕工、化工、非金屬材料成型加工工程、模具設計與制造、陶瓷造型等專業(yè)院校師生閱讀參考。本書系統(tǒng)闡述了陶瓷概論、陶瓷制品的造型與構型、結構與材料設計、陶瓷坯料(漿料和粉料)的成型性能、陶瓷成型方法、成型機械、成型模具的結構和型腔設計以及應用實例等內容,將陶瓷制品的造型、設計、成型和模具4個方面的內容融匯于一體,力求寫出較高的學術水平。陶瓷所涉及的領域十分廣闊。傳統(tǒng)陶瓷(日用陶瓷、陳設陶瓷、包裝陶瓷、建筑衛(wèi)生陶瓷、絕緣陶瓷、化工陶瓷、多孔陶瓷等)是人民生活、工業(yè)和基礎建筑必需的基礎材料和制品;新型陶瓷(結構陶瓷、功能陶瓷、金屬陶瓷、陶瓷基復合材料、陶瓷纖維、陶瓷薄膜、納米陶瓷等)制品更是現(xiàn)代新技術、新興產業(yè)和傳統(tǒng)工業(yè)技術改造的物質基礎,也是發(fā)展現(xiàn)代軍事技術、空間技術和生物醫(yī)學的必要物質條件。本書取材豐富,引用了前人的總結,更多的是國內外_的研究成果及應用,而所有的實例均來自生產第一線,力求內容新穎,層次分明,理論聯(lián)系實際,反映當代陶瓷制品的造型、設計、成型領域的先進理論和新技術及新設備,相信能為讀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鑒。

作者簡介

暫缺《陶瓷制品造型設計與成型模具》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第1章 中國陶瓷發(fā)展簡史
1.1 陶瓷與中華文明
1.2 陶瓷在現(xiàn)代化建設中的作用
第2章 陶瓷概論
2.1 陶瓷分類
2.1.1 傳統(tǒng)陶瓷簡介
2.1.2 新型陶瓷簡介
2.1.3 純審美型陶瓷
2.1.4 純實用型陶瓷
2.1.5 賞用結合型陶瓷
2.2 傳統(tǒng)陶瓷
2.2.1 粗陶
2.2.2 普陶
2.2.3 精陶
2.2.4 細陶
2.2.5 炻器
2.2.6 瓷器
2.2.7 建筑衛(wèi)生陶瓷
2.2.8 絕緣陶瓷
2.2.9 化工陶瓷
2.2.10 多孔陶瓷
2.3 新型陶瓷
2.3.1 結構陶瓷
2.3.2 功能陶瓷
2.3.3 金屬陶瓷
2.3.4 陶瓷基復合材料與制品
2.3.5 陶瓷纖維
2.3.6 陶瓷薄膜
2.3.7 陶瓷強化和增韌
2.3.8 納米陶瓷
2.4 陶瓷材料組織結構
2.4.1 長石質瓷的組織結構
2.4.2 陶瓷材料的結合鍵
2.4.3 陶瓷材料的組成相
2.5 陶瓷材料性質
2.5.1 物理性質
2.5.2 力學性質
2.5.3 化學性質
第3章 陶瓷造型和構型
3.1 藝術陶瓷造型
3.2 賞用結合型陶瓷造型一
3.2.1 陶瓷造型
3.2.2 造型的基本要點
3.2.3 造型與人和環(huán)境
3.2.4 陶瓷造型中的人機工程學
3.2.5 陶瓷造型要素
3.3 美的陶瓷形體
3.3.1 基本形體
3.3.2 單純
3.3.3 變化
3.3.4 統(tǒng)一
3.3.5 美的形體特征
3.4 日用陶瓷造型
3.4.1 日用陶瓷造型的法則
3.4.2 日用陶瓷造型的命名
3.4.3 日用陶瓷形體的處理
3.4.4 日用陶瓷形體的變形與防止變形的方法
3.5 實用型工業(yè)陶瓷和新型陶瓷構型
3.5.1 實用型工業(yè)陶瓷和新型陶瓷的合理構型
3.5.2 壓制成型制品結構工藝性
3.5.3 基于工藝過程的新型陶瓷制品結構設計
第4章 傳統(tǒng)陶瓷設計
4.1 日用陶瓷設計
4.1.1 陶瓷器物本體和構件的結構
4.1.2 套疊和摞疊的結構
4.1.3 制品的形狀和壁厚
4.1.4 日用陶瓷尺寸精度
4.2 建筑衛(wèi)生陶瓷設計
4.2.1 建筑陶瓷設計
4.2.2 衛(wèi)生陶瓷設計
4.3 絕緣陶瓷設計
4.3.1 絕緣件結構工藝性
4.3.2 膠裝結構、卡臺和棱傘
4.3.3 壁厚
4.3.4 絕緣子頭部結構設計
4.4 化工陶瓷設計
4.4.1 塔類容器
4.4.2 貯槽、真空過濾器和吸收器
4.4.3 其他化工陶瓷制品
4.5 陶瓷坯料配方設計
4.5.1 坯料配方設計原則
4.5.2 坯料配方設計程序
第5章 新型陶瓷設計
5.1 新型陶瓷設計的依據(jù)
5.2 以強度為關鍵性能的設計
5.3 金屬陶瓷組成設計
5.3.1 陶瓷相和金屬相的選擇
5.3.2 性能與濃度的關系
5.3.3 性能與顯微組織的關系
5.4 設計方法
5.4.1 經驗設計
5.4.2 定量性設計
5.4.3 概率設計
第6章 陶瓷制品成型
6.1 陶瓷坯料的成型性能
6.2 可塑坯料的成型性能
6.2.1 可塑坯料的流變性
6.2.2 可塑坯料的可塑性
6.2.3 瘠性料的塑化
6.3 陶瓷粉末注射成型流變學
6.3.1 陶瓷粉末混合料(喂料、混料)流變學
6.3.2 黏合劑對流變行為的影響
6.3.3 氧化鋁陶瓷混合料流變行為
6.3.4 氮化硅陶瓷混合料流變行為
6.4 注漿漿料的成型性能
6.4.1 注漿漿料的流動性
6.4.2 傳統(tǒng)陶瓷漿料應具備的條件
6.4.3 漿料的黏度
6.4.4 泥漿的觸變性(稠化性)
6.4.5 泥漿的滲透性
6.4.6 漿料的穩(wěn)定性(懸浮性)
6.4.7 漿料的固化
6.4.8 注漿速度和吸漿速度
6.4.9 泥漿與模具間的相互作用和脫模
6.4.10 影響注漿漿料成型的因素
6.5 壓制粉料的成型性能
6.5.1 粉料的流動性
6.5.2 粉料的成型性
6.5.3 壓制成型對粉料和添加劑的要求
6.5.4 等靜壓成型用粉料的工藝性能
6.6 成型方法的選擇和分類
6.6.1 成型方法的選擇
6.6.2 成型方法的分類
6.7 可塑法成型
6.7.1 雕塑、印坯與拉坯成型
6.7.2 旋壓成型
6.7.3 滾壓成型
6.7.4 擠壓成型
6.7.5 車坯成型
6.7.6 塑壓成型
6.7.7 軋膜成型
6.7.8 注射成型
6.8 注漿成型
6.8.1 空心注漿
6.8.2 實心注漿
6.8.3 強化注漿
6.8.4 熱壓鑄成型
6.8.5 流延成型
6.8.6 電泳成型
6.8.7 原位凝固膠態(tài)成型
6.9 壓制成型
6.9.1 濕壓、半干壓和干壓成型
6.9.2 搗打成型法
6.9.3 等靜壓成型
6.9.4 熱壓燒結成型
6.9.5 熱等靜壓燒結成型
6.10 特種成型法
6.10.1 壓濾成型法
6.10.2 紙帶浸漬成型法
6.10.3 軋滾成型法
6.10.4 漿料浸漬成型法
6.10.5 印刷成型法
6.10.6 熔體浸透成型法
6.10.7 化學氣相浸透成型法
6.10.8 拉絲成型法與擠壓拉絲成型法
6.10.9 噴吹成型法
6.10.10 甩絲成型法
6.10.11 電弧等離子噴涂成型法
6.10.12 火焰粉末噴涂成型法
6.10.13 火焰棒材噴涂成型法
6.10.14 比例噴射成型法
6.10.15 離子束沉積成型法
6.10.16 真空蒸發(fā)成型法
6.10.17 液相急冷成型法
6.10.18 物理氣相沉積成型法
6.10.19 化學氣相沉積成型法
6.10.20 等離子體化學氣相沉積成型法
6.10.21 激光選區(qū)燒結成型法
6.10.22 熔融沉積成型法
6.10.23 噴墨打印成型法和三維打印成型法
6.10.24 疊層添加成型法
6.10.25 立體光刻成型法
6.10.26 爆炸燒結成型法
6.10.27 電火花燒結成型法
6.11 納米陶瓷坯體(素坯)的成型
6.11.1 冷等靜壓成型法
6.11.2 超高壓成型法
6.11.3 橡膠等靜壓成型法
6.11.4 氣相蒸發(fā)沉積加等靜壓成型法
6.11.5 離心注漿成型法
6.11.6 凝膠直接成型法
6.11.7 凝膠澆注成型法
6.11.8 滲透固化成型法
6.12 成型機械
6.12.1 擠壓成型機
6.12.2 其他成型機械技術規(guī)范
第7章 陶瓷制品成型模具
7.1 成型模具分類
7.2 模具設計原則和模種制作
7.2.1 成型模具設計原則
7.2.2 日用陶瓷石膏模的模種制作
7.3 可塑法成型模
7.3.1 陰模設計
7.3.2 陽模設計
7.3.3 旋坯刀和旋壓模
7.3.4 滾壓頭
7.4 注漿成型模
7.4.1 雙合模
7.4.2 多合模
7.4.3 多塊復合模
7.4.4 多層次結構模
7.4.5 崩毀性模
7.5 熱壓鑄成型模
7.5.1 熱壓鑄成型工藝性分析
7.5.2 模具結構分析
7.5.3 模具結構設計
7.6 壓制成型模
7.6.1 單向壓模
7.6.2 雙向壓模
7.6.3 摩擦芯桿壓模
7.6.4 組合壓模
7.6.5 精整模
7.6.6 壓制模主要零件設計
7.7 等靜壓成型模
7.8 真空練泥機工裝設計
7.8.1 機頭、機嘴與鐵芯的尺寸
7.8.2 結構設計
7.9 模腔尺寸計算
7.9.1 放尺
7.9.2 熱壓鑄模型腔尺寸
7.9.3 松裝粉料的裝料比與模腔高度尺寸
7.9.4 壓制模型腔尺寸
7.10 石膏模和其他材料模
7.10.1 石膏模
7.10.2 改性石膏模
7.10.3 人工合成石膏模
7.10.4 新型多孔模
7.10.5 陶瓷基模
7.10.6 橡塑模
7.10.7 金屬孑L模
7.10.8 金屬模
7.11 石膏模的使用、壽命與質量控制
7.11.1 石膏模的使用
7.11.2 提高滾壓新模具陶瓷坯體合格率的對策
7.11.3 把好模具質量關的一些做法
7.11.4 模具的表面處理與裝配
7.11.5 模具的管理
7.12 采用先進的CAD/CAM技術
第8章 陶瓷成型模具設計實例
8.1 日用陶瓷制品滾壓模
8.21 200mL桶形壺注漿成型模
8.3 工字形磁芯熱壓鑄模
8.4 電極支架熱壓鑄模
8.5 鐵氧體磁體濕法壓制模
8.5.1 磁體成型方法
8.5.2 模具結構
8.6 電瓷半干壓成型模
8.7 偏轉磁芯壓制模
8.7.1 壓坯松裝高度
8.7.2 裝粉
8.7.3 壓制
8.7.4 脫模
8.8 磁芯模CAD系統(tǒng)
8.9 基于CAD/CAM技術的陶瓷花瓶造型及模具設計與制造技術
參考文獻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leeflamesbasketballcamp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