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科疾病鑒別診斷學》于1975年問世,是由鄺賀齡教授組織當時中山醫(yī)學院附屬第一醫(yī)院的一批內科、傳染病科和神經科有豐富臨床經驗的專家集體編寫而成的。時值文革后期,醫(yī)學參考書奇缺,該書形文新穎、內容豐富、簡明實用,立即吸引了大量讀者,并成為眾多臨床醫(yī)師和醫(yī)學院學生工作和學習中必讀的參考書。1983年經修訂出版第2版,是當時國內最暢銷的醫(yī)學參考書之一。其后,鄺賀齡教授花了整整10年的時間,閱讀了國內、外大量相關書籍,收集了當時國內幾乎所有有影響的內科學及相關學科雜志中的臨床研究論著,結合他本人豐富的臨床經驗,對本書逐章逐節(jié)進行了深加工,于1993年編成本書的第3版。第3版《內科疾病鑒別診斷學》的特色非常鮮明,以癥狀或體征為綱、疾病為目,涵蓋了內科、傳染病科和神經科絕大多數常見病、少見病及罕見病,并對每一疾病的基本概念、臨床表現、診斷及鑒別診斷作出重點突出、簡明扼要的介紹,每章書后并詳細列出國內臨床研究的主要參考文獻,實是國內外難得的一本關于內科疾病鑒別診斷的權威巨著。本書既可作為案頭的一本工具書,又可作為學習和研究的參考書,可讀性和實用性兼?zhèn)?。近十多年來醫(yī)學發(fā)展相當迅速,許多疾病的分類、命名、概念及診斷都已發(fā)生了深刻的變化。有鑒于此,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提請鄺賀齡教授對本書第4版進行重新修訂。當時鄺賀齡教授已年屆九十多,他把這一任務交給了我。我深感責任之重大和任務之艱巨,立即著手組織本院各方工作在臨床、教學第一線、具有豐富臨床經驗和寫作經歷的有關專家,成立了《內科疾病鑒別診斷學》第5版編寫委員會。經研究,確定了如下編寫原則:①保持原第4版定位不變、特色不變、格式不變;②根據當前醫(yī)學發(fā)展對有關章、節(jié)的內容進行增、刪或改寫;③在每章前言部分加強檢查方法及診斷思路的論述;④適當增加以神經科內容為主的章節(jié)。歷時年余,在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和幫助下,終成本書第5版。本版雖然部分章節(jié)的內容作了不少改動,但基本保持第4版的原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