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洲大地不僅孕育產生了中華各族偉大的人民,而且孕育產生了輝煌燦爛的華夏文化。詩歌這一古老的文學形式在春秋時期達到了創(chuàng)作高峰,由孔子編訂的《詩經》是這一創(chuàng)作高峰的標志。300年后的戰(zhàn)國時期,另一種文采瑰麗、華美、充滿浪漫氣息和時代精神的新的詩體在南方的楚國興起,這就是“書楚語、作楚聲、紀楚地、名楚物”以屈原的作品為代表的楚辭。屈原的作品,在批判丑惡現實的同時,表達了強烈的愛國熱情,這是以前的文學作品所不可比擬的。楚辭的特點表現為在繼承《詩經》傳統(tǒng)和汲取楚地民間文學營養(yǎng)的基礎上,完全是由文人創(chuàng)作的,它的開創(chuàng)者就是楚懷王、頃襄王時期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屈原的代表作品《離騷》是中國浪漫主義文學的開山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