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最早是對儒家經典書籍的統(tǒng)稱(后也用于佛學經典)。顧名思義,“十三經”就是十三部儒家最經典的書籍。它們分別是《詩經》、《尚書》、《儀禮》、《周禮》、《禮記》、《周易》、《春秋公羊傳》、《春秋彀梁傳》、《春秋左氏傳》、《論語》、《孟子》、《孝經》、《爾雅》。十三經包括《四書五經》的全部內容,由孔子創(chuàng)立,始皇焚禁,后,漢起設立經學博士,歷代統(tǒng)治者極為重視,常有天子做注,倡導禮孝為先,至南宋,由理學家朱熹注疏,逐合編為《十三經》,是開科取仕的必考科目,經學發(fā)展至清,由顧炎武等倡導“經世致用”,以圖富國強民,是經學發(fā)展的一個重要時期。本書所有內容為文白對照,由專家聯(lián)手編撰,陣容強大,并配有插圖,生動形象,實為典藏傳家之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