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個節(jié)氣各有其特定的意義:(1)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分別為春、夏、秋、冬四季的起始日?!傲ⅰ笔情_始的意思。諺語云:“立了秋,涼颼颼”。值得注意的是,以上“四立”是天文上“四季”的開始,稱為“天文四季”;而中國的“氣象四季”則有不同的分法,即:三至五月為春季,六至八月為夏季,九至十一月為秋季,十二至次年二月為冬季。同時還有其它季節(jié)劃分方法,如按氣溫,將侯平均氣溫(“候平均氣溫”是指連續(xù)5天的平均氣溫)高于22℃為夏季,低于10℃為冬季,10℃至22℃之間上半年為春季,下半年為秋季等。(2)雨水,為雨量逐步增多的意思。(3)驚蟄,動物鉆到洞中、土里等處冬眠過冬稱為蟄;“驚”指震驚。古人認為,動物冬眠是被雷聲驚醒的,故名“驚蟄”。驚蟄后,開始有雷聲,冬眠的昆蟲、動物開始出來活動。(4)春分、秋分,分別把春、秋平分為二,同時也將晝夜平分為二,是晝夜時間相等的一天,故又稱“日夜分”。(5)清明,為氣候溫暖,天氣清和明朗,是草木轉青、開始生長的時間。(6)谷雨,就是“雨生百谷”,降雨增多,利于谷物生長。農諺:“谷雨前后,種瓜種豆。”(7)小滿,夏熟作物籽粒開始飽滿,但還未成熟,故稱“小滿”。(8)芒種,“芒”指有芒的作物,“種”指種子?!懊⒎N”指有芒的作物已經成熟,到了可以收割的季節(jié)。芒種又稱“忙種”,指夏播作物正在忙于播種。(9)夏至、冬至,是太陽分別直射北回歸線(北緯23.5度)、南回歸線(南緯23.5℃的時間。夏至日白天最長,夜晚最短;冬至日白天最短,夜間最長。(10)4、暑、大暑,“暑”指天氣熱?!靶∈睢敝柑鞖忾_始熱;“大暑”則是指天氣很熱。大暑是一年中氣溫最高的時節(jié)。(11)處暑,“處”是終止、躲藏的意思?!疤幨睢币馕吨谉岬奶鞖饧磳⑦^去。(12)白露、寒露,氣溫降到一定程度后,空氣中所含的水份會凝結成露水。“白露”時氣溫轉冷,“寒露”時的氣溫則更低一些。(13)霜降,氣溫進一步降低,開始結霜。經過霜打,不少草木失去了生機,綠葉開始變黃并凋落。(14)小雪、大雪,氣溫更低,有雪的地區(qū)將會出現下雪天氣。“大雪”比“小雪”的氣溫更低,北方進入嚴冬。(15)小寒、大寒,氣溫更加寒冷?!按蠛笔且荒晁募局凶罾涞臅r節(jié)。寒冷并不一定是壞事,俗話說:“大寒不寒,人馬不安”。人、馬都是大自然的產物,該凍的季節(jié)冷一點,該熱的季節(jié)熱一點,符合自然規(guī)律,更有利于軀體的健康。中國的農歷反映了太陽、月亮位置的變化對大地動植物生長的影響,非常適合種植業(yè)、養(yǎng)殖業(yè)及人們養(yǎng)生的需要。P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