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語是一種具有本身的連貫性和邊疆形式的思想實踐,它深深地扎根在與其他書籍、其他文本、其他句子相互關聯(lián)的復雜網絡之中。此外,它還要受到話語之外一系列非話語因素諸如經濟、政治、社會、歷史、文化等的影響。話語又有自己的秩序。離開秩序,從們無法對知識構成的規(guī)律做出準確地判斷和說明。以事物秩序的探尋過程,也就是對知識形成和學科建構規(guī)律的探尋過程。事物的秩序深深地嵌入話語實踐行為之中,相當隱蔽、相當模糊,因此也就易分析。只有進行耐心地假設和求證,此外別無他途。本書是國內第一部文學理論斷代史著作。著者在非常翔實、可靠資料的基礎上,從形態(tài)學理論的角度,運用文學理論“系譜學”分析和對話語分層分析的方法,對40年代文學理論形態(tài)的性質、特征、功能、生成、發(fā)展狀況及趨勢做認真考察,對該時期文學思潮、理論學說、批評實踐做了全景式的論析和深入研究,并對其經驗和教訓做總體性的反思,從中得出一些有說服力的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