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文物總店成立于1960年,是全國最早成立的國營文物商店之一,目前其經營規(guī)模是華南地區(qū)最大的。40多年來,我店堅持國營文物商店成立的宗旨,憑著保護文物的強烈責任心及過硬的文物鑒定知識,收購征集文物近百萬件,為故宮博物院、廣東省博物館、廣州博物館、中山大學等博物館及研究機構提供一、二級文物藏品近8000件(套),為弘揚民族傳統(tǒng)文化,保護國家文物做出了積極貢獻。同時,為滿足文物愛好者收藏及研究的需要,將博物館及研究機構不入藏及研究的文物投放市場,共銷售60多萬件(套),亦為國家創(chuàng)造了可觀的利潤。改革開放以后,文物藝術品市場得到飛速發(fā)展,價格長期被低估的中國文物藝術品報復性地暴漲,海外中國文物大量回流:文物鑒定研究成果的大量面世,使文物藝術品孕含的歷史價值、科學價值、藝術價值被不斷地發(fā)掘出來,從而促使文物藝術品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珍藏這也是20多年來,中國收藏熱能持續(xù)升溫的重要原因之一。我店在40多年購銷文物藝術品的運作中,培養(yǎng)了一批批有實踐經驗的鑒定人才,面對實物,他們個個是行家里手。然而,或許是工作性質的原因,沒有多少員工拿起筆,將自己的實踐經驗及感受寫下來,讓更多的文物愛好者分享,這不能不說是工種遺憾。3年前的歐洲之行,使我下決心要在店里倡導理論研究;那年,我到歐洲考察藝術品市場,在倫敦一古玩店,店主送我?guī)妆緢D書,里面收錄了他收購待售的文物精品他在第一本書的前言里說,以前經他手賣出無數的好東西,但沒有留下任何資料及研究心得,有時想來很是遺憾—為了不使這種遺憾延續(xù)下去,從那時起,他每年出版一本當年收購的精品圖集,于是便有了這一本本精美圖錄這件事,對我觸動極大廣州市文物總店在40多年里,銷售文物60多萬件(套),但是沒有留下多少文字資料及研究成果。文物藝術品市場發(fā)展到今天,文物商店不但要培養(yǎng)實踐型鑒定人才,亦同時要培養(yǎng)其研究能力。將來,文物藝術品經營的成功者,一定是研究型的經營者,文物藝術品的歷史價值、科學價值、藝術價值等是要靠研究不斷發(fā)掘出來的。本論叢的出版,正是為了更好地推動我店形成一股研究之風,更好地回報社會的一種舉措,同時,也是作為我店成立45周年的慶賀。編入本論叢的論文有41篇,論文作者全部是廣州市文物總店員工,以中青年作者為主,大多數有十幾年以上的從事文物收購、銷售的工作經歷-這些論文,主要論及文物藝術品的鑒賞與行情兩大方面內容,具體包括書畫、瓷雜、玉器等?!把?/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