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文學藝術文學文學理論屈騷精神及其文化背景研究(中華文史新刊)

屈騷精神及其文化背景研究(中華文史新刊)

屈騷精神及其文化背景研究(中華文史新刊)

定 價:¥30.00

作 者: 王德華著
出版社: 中華書局
叢編項:
標 簽: 屈原

ISBN: 9787101041477 出版時間: 2004-09-01 包裝: 平裝
開本: 20cm 頁數(shù): 479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此書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對屈騷精神的諸多層面作了本質的把握與提升。全書分上、下兩編。上編對屈騷作品作了文本的綜合研究,下編探討了屈騷精神形成的文化背景。作者認為,屈原所具有的自我意識覺醒的理性精神——其所表現(xiàn)的對自我與社會雙重股持的品性是屈騷精神的基點,這一基點最為本質地反映了人類于自我于社會的精神需求。這是我們對屈騷精神反思所得到的啟示,也是屈騷精神之所以沾溉后世,后世之所以對屈騷精神產生共鳴的主要原因。

作者簡介

暫缺《屈騷精神及其文化背景研究(中華文史新刊)》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序/王運熙
   導論——屈騷精神研究的歷史反思及本文研究之方法
    上編 屈騷精神的作品綜合研究
   第一章 《離騷》——屈子精神基點的追尋
    一、首八句——屈子對自我的認知
    二、認知與實踐的結合
    三、與女媭、重華的二次對話
    ——屈子第一次的精神駁難
    四、上叩帝閽、下求佚女——尋求實現(xiàn)的精神追尋
    五、靈氛占卜巫成降神——屈子的二次精神駁難
    六、長詩的結構與屈騷精神之關系
    七結語
   第二章 〈仇章》——屈子一生情感與精神的實錄
    一、《九章》時地與屈子精神
    二、《橘頌》——屈子青年時的自我期許
    三、《惜誦》——“惜誦”與“發(fā)憤抒情
    四、《抽思》、《思美人》——流放漢北時的情感張力
    五、《哀毀》——“哀己”與“哀國”的雙重。情感表白
    六、《涉江》——精神與現(xiàn)實社會的決絕
    七、《惜往日》、《悲回風》、《懷沙》
    ——屈子的臨絕之音
   第三章 《卜居〉、《漁父》——屈子的精神困境與
    精神固守
    一、《卜居》、《漁父》的文體、著作權及作年
    二、《卜居》——屈子精神困境的揭示
    三、《漁父》——對自我與社會的雙重固持
    四、《卜居》、《漁父》的對話體體制
   第四章 《天問》——屈子的天人之思
    一、對物質自然之天的疑問
    二、對運命人格之天的疑問
    三、對楚國國運的擔憂
    四、結語
   第五章 《九歌》——對神的認知方式與屈騷精神
    一、屈子改作《九歌》說與探視《九歌》的途徑
    二、《九歌》巫祭形式下對神的認知方式
    三、屈騷精神與《九歌》對神的認知方式
   
    下編 屈騷精神生成的文化背景
   第六章 楚文化的特征及興盛的原因
    一、研究現(xiàn)狀及存在的問題
    二、楚文化的精神氣質
   第七章 西周至春秋中期楚民族精神氣質的形成
    一、楚民族理性與個性兼融的精神氣質——來自楚
    民族與自然和社會的對象性關系的一種動態(tài)觀照
    二、楚國的政治思想與法制思想——“不從周”精神
    特質的外在顯現(xiàn)
    三、楚國的制度文化——令尹(官制)與縣制的楚文化
    精神
    四、楚莊王的霸業(yè)與楚國的出路一一楚民族政治理
    性與民族個性精神的雙重提升
   第八章 春秋晚期至戰(zhàn)國初期楚民族精神提升的失敗
    一、楚靈王“得天下”之心——對楚民族政治理性的一
    種消解
    二、悼王時吳起變法的失敗——楚貴族政治的積弊難
    返,楚民族精神提升失敗的一種折射
    三、悼王之后楚國的內憂與外患——楚國精神景象
    的江河日下
   第九章 屈騷精神生成的文化合力
    一、楚民族精神特質的雙向潛流與屈騷精神基點
    的形成
    二、戰(zhàn)國時代的政治文化對屈騷精神形成的影響
    三、文化合力產生的支點——屈子對南北文化與
    諸子思想的創(chuàng)造性接受
   第十章 屈騷精神形成的文化哲學背景
    一、商周之際宗教的延續(xù)與變革
    二、春秋戰(zhàn)國天人相合的主體張揚與消解
    三、春秋戰(zhàn)國天人相分的“自力”特征
   余論——屈騷精神作為一種范型對后代的影響
    一、屈騷精神的范型意義
    二、屈騷精神作為范型對后代的影響
   附錄 漢代記載屈原生平事跡考論
   主要參考文獻及引用書目
   后 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leeflamesbasketballcamp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