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中華文明的發(fā)展史,其實就是在江河相濟、南北互補中鑄造輝煌的歷史。歷史地看,正是因為有了長江和長江文明,有了長江文明與黃河文明的互動和融合,以儒家文化為主體、道家和佛家相輔相成的大一統(tǒng)中華文明,才得以薪火相傳、延續(xù)萬年輝煌。我們注意到,至今為止,有關長江文明的一系列新觀念、新見解和新知識,大多還存放在少數(shù)幾個歷史學家的象牙塔中。為普及長江文明的歷史知識,重新認識長江文明的歷史地位,重估長江文明的歷史價值,浙江大學出版社向廣大讀者鄭重推出了這套文圖本的《長江文明史》叢書。我們希望以一種全新的視界、優(yōu)美的文字,圖文并茂的裝幀,向廣大讀者全面展示長江文明的偉大和風采,從而讓國人更深刻地了解長江,認識長江,熱愛長江?!堕L江文明》叢書第一輯共5冊,分別為:《中國5000年文明第一證:良渚文化與良渚古國》,周膺、吳晶著,45.00(2004.9);《三星耀天府:三星堆文化和巴蜀文明》,周新華著,42.00(2004.10);《儒家大學堂:長江流域的古代書院》,金敏、周祖文著,42.00(2004.12);《中華古戲曲的活化石:昆曲的歷史》,王麗梅、傅謹著,42.00(2004.12);《寫在竹木片上的文明:長江流域出土的簡牘和帛書》,廖名春著,43.00(2005.2)。本書對中國文明的發(fā)源地之一,長江流域下游的重要史前文明遺址良渚文化作了全景式的描述。作者吸取了歷代良渚文化研究上的重大考古成果和出土器物,結合中西美學對人類文明起源的研究理論,向讀者展示了一個鮮活的沉睡地下幾千年的古文明概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