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在中國歷史上的重要地位,舉其大端至少有三點,一是從考古發(fā)掘文物可知山西在180萬年之前便有中華民族的祖先即西侯度人在活動,炎黃子孫從遠古至今便一直勞動生息在這塊黃土高原上,晉文化源遠流長,故有華夏五千年文明看山西之說,這在全國各兄弟省不是多見的。二是山西從先秦及明清一直是各兄弟民族融合的溶爐,對形成中華民族大家庭意義重大。三是山西地域在歷代戰(zhàn)爭時期具有重要的軍事戰(zhàn)略地位,為兵家所必爭;今山西省城太原所在之古晉陽曾經是9個王朝的國都、陪都,累計300余年,時間跨度近1400年。明清兩代,晉商崛起,開展了遠及海內外的商貿經濟活動,其票號匯通天下,執(zhí)全國金融之牛耳,可見對經濟社會發(fā)展的重大作用。近代以來,海禁大開,山西作為一個內陸省份相形落后,但歷史文化積淀深厚,山西人文資源富集,且又是能源重化工基地,仍然對祖國的現代化建設事業(yè)做出了獨特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