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更好地把握現(xiàn)在,奔赴未來,有必要弄懂過去。因此,表現(xiàn)歷史的著作總是需要的。黃中模同志的這部《沁園春詞話》,實際上是具有歷史性質的著作。毛主席的《沁園春·雪》一發(fā)表,立刻轟動山城,波及全國。和詞、論文乃至其他樣式的文章紛至沓來,涌現(xiàn)于不同性質的各種報刊:或衷心贊頌,或惡意謗傷,筆槍舌劍,針鋒相對,形成了文藝斗爭的高潮。毛主席《沁園春·雪》于1945年在重慶發(fā)表,即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同時引起了國民黨頑固派的嫉恨。郭沫若、柳亞子等許多同志,對《沁園春·雪》群起和作,并為文怒斥國民黨頑固派對毛主席進行的卑劣的攻擊,得到了人民群眾的擁護。毛主席的這首詞得到更為廣泛的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