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藏古籍線裝書的藏書家沒有幾位了,黃裳先生是其中一位。20年前,黃裳的《榆下說書》引得讀書界一片喧騰,洛陽紙貴,"不脛走萬本"。后來他又有《珠還記幸》、《翠墨集》、《銀魚集》相繼出版,都是雋永可賞的讀書記,出一本暢銷一本。再往后,《黃裳文集》六大冊面世,算是對讀者的一個總結。這時候,黃裳的新書《來燕榭讀書記》"逆勢上市"了。繁體豎排,上下兩冊,有精、平裝兩種(此為精裝本),700余頁,書前有彩色書影10數幀,仿線裝書格式排版,賞心悅目,頗有"讀書之樂"。黃先生喜作跋語,一書往往一跋再跋。題跋"是一種特別的文體,古人得書閱讀之后的心得感悟,習慣于隨手寫在書上,寫在書前面的是"題",寫在書后面的是"跋",內容不外乎考證、品評一路。黃跋多記得書始末、書林掌故、讀后感想等,這些內容都是有知識、有趣味的,出黃先生筆下,更是風致迷人。偶作考訂,也親切可喜,毫不枯燥。先生書話厚重而古樸,自然而大方,書卷氣與藝術味雜然相糅,悠悠然有古雅清淳之風;所談善本孤本,多真知灼見,縱橫古今,散淡飄逸;以人生為書,以書為人生,揭天下鮮知之舊聞,或樂古,或諷今,常有久歷滄桑、冷眼看世之態(tài);辨?zhèn)挝稣?,于渾沌中覓出新徑,看似隨意,實有真義存焉;其文古而今,今而古;其意淺而深,深而淺。讀之如清風朗月,林中甘泉,良多佳趣。孫君的分析和概括,全面透辟,深得我心,欲更贊一辭而不獲。來燕榭為黃裳先生齋名。這個齋名很詩意,令人想到江南三月,燕子雙棲雙飛,呢喃耳語,銜泥壘巢的美景。黃先生夫人名小燕,書跋中頗多夫婦共同訪書、讀書的記載,齋名蓋由此來。后記云:"湖上吳下訪書,多與小燕同游,札尾書頭,歷歷可見。去夏小燕臥病,侍疾之余,以寫此書跋自遣。每天病榻前回憶往事,重溫昔夢,相互欷。今小燕長逝,念更無人同讀故書,只此書跋在爾。回首前塵,愴痛何已。即以此卷,留為永念,以代椒漿之奠云爾?這是一本談書的書,也是一本悼亡之書,書香中雜著一份哀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