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案作為視覺藝術的一種,其創(chuàng)作過程主要是圍繞畫什么和如何畫展開的。選材、寫生作為創(chuàng)作的第一階段,著重解決畫什么;重組制作是創(chuàng)作的第二階段,主要研究如何畫,當然這兩個階段并不是完全割裂的,是相互關聯(lián)、相輔相成的,通常又是交叉進行的。自然是五彩繽紛的,它給我們帶來無窮的創(chuàng)作源泉,但自然不等于藝術。要透過紛繁雜亂的表象,敏銳地捕到美感所在就需要了解及感知覺形式的規(guī)律。在形態(tài)、構圖、色彩因素中,有時某一素材又側重一方面。例如北京秋天的香山很美,極目望去,楓樹層層疊疊,色彩絢麗、變化豐富,美感主要集中在色彩方面。在自然形態(tài)中有時表現為形態(tài)的具象美,有時又表現為結構、構圖、色彩關系上的抽象美。如大理石紋理,其自然流暢的線條形成的流動氣勢、疏密、虛實關系具有抽象的視覺審美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