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文學藝術傳記文學屆生活中的果戈理

生活中的果戈理

生活中的果戈理

定 價:¥32.30

作 者: (俄)維·魏列薩耶夫著;周啟超,吳曉郁譯
出版社: 安徽文藝出版社
叢編項: 果戈理精品集
標 簽: 果戈理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39617862 出版時間: 1999-06-01 包裝: 膠版紙
開本: 21cm 頁數(shù): 680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這是一本獨特迷人的傳記,各種材料的客觀匯編,不同評述的立體組合,構成本書鮮明的特點。本書原有副標題“同時代人之真實見證的系統(tǒng)匯編”,全書匯編從關涉“果戈理的先祖”、其家族譜系的史料,直至果戈理墓碑上的銘文等有關果戈理的回憶性與文獻性資料,通過果戈里本人自述以及同時代人的回憶評說,多視角、全方位地展增果戈理生平遭遇、個性特征。作者放棄個人對文本的介入,強調資料的真實性與原創(chuàng)性,而使讀者得以直接面對文獻,從各種各樣的材料當中,自然而然地生成鮮活的形象,由此使果戈理如此奇異清晰地站立在讀者面前。

作者簡介

  周啟超1959年4月生,學歷:文學博士,職稱職務: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文藝理論室主任研究領域:俄羅斯文論,比較詩學,學會工作:中國中外文藝理論學會理事,副秘書長,中國比較文學學會北京分會理事,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蒲许椖浚?991:1994獨立承擔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俄國象征派文學理論研究》,1996:1999獨立承擔國家社科基金九五項目《白銀時代俄羅斯文學研究》,目前主持國家社科基金十五重點項目《比較詩學研究》2001-2005,中國社會科學院重大課題《跨文化的文學理論》2002-2005。主要著作:專著:《俄國象征派文學研究》社科文獻出版社1993(1995年獲中國社會科學院青年科研優(yōu)秀成果獎),《俄國象征派文學理論建樹》安徽教育出版社1998?!栋足y時代俄羅斯文學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評論集:《守望白樺林:20世紀俄羅斯文學散論》昆侖出版社1998。近五年主要論文:《“解構”與“建構”,“開放”與“恪守”——蘇聯(lián)解體以來俄羅斯文論建設的基本表征》《新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報)2002第4期,《巴赫金文論關鍵詞:復調》《外國文學》2002年第4期,《直面原生態(tài)檢視大流脈——二十年代俄羅斯文論格局芻議》《文學評論》20012,《“比較詩學”何為?》《中國比較文學》2001年第3期,《白銀時代如是觀》《世界文學》1999年2(《新華文摘》1999年第6期全文轉載),《且以藝術的笑聲鞭撻鄙俗的魂靈》《果戈理全集總序》安徽文藝出版社1999,《世紀之交的一道風景》《俄羅斯“白銀時代”精品文庫總序》中國文聯(lián)出版公司1998《類型學》《比較文學》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1版,1998年第2次印刷,近五年主要譯著:陀思妥耶夫斯基著《孿生兄弟》世界文學名著文庫《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說選》人民文學出版社1997,巴赫金著《俄羅斯文學講稿》《巴赫金全集》卷四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布爾加科夫著《孽卵》解放軍文藝出版社1999,主編:《俄羅斯“白銀時代”精品文庫》4卷本中國文聯(lián)出版公司1998,《果戈理全集》9卷本安徽文藝出版社1999,《新俄羅斯文學叢書》8種昆侖出版社1999,《世界小說名家名篇名譯·大眾叢書》50種(已出30種)解放軍文藝出版社1997:《20世紀全球文學經(jīng)典回顧·短篇小說卷》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吳曉都,1960年10月生,籍貫:四川成都,學歷:文學碩士,職稱職務:副研究員,文藝理論研究室副主任,全國馬列文論研究會理事,中國社會科學院比較文學中心成員,專業(yè)領域:文藝學,研究方向:俄羅斯/蘇聯(lián)文學理論和俄蘇文藝及文化學。1984年畢業(yè)于北京大學俄語系,1987年畢業(yè)于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外文系。1990-1991年和1999-2000年先后在蘇聯(lián)普希金俄語學院和俄羅斯國立赫爾岑師范大學語言系訪學。主要學術著作和譯著:專著《俄羅斯詩神──普希金的詩歌》(海南出版社,1993年),論文《試論別林斯基的“激情說”》(《外國文學研究集刊》第13集),《社會主義現(xiàn)實主義再反思》,載《二十世紀現(xiàn)實主義》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年),《赫拉普欽科文藝思想概評》(載《文學理:回顧與展望》河南大學出版社1993年),《巴赫金與文學研究方法論》(《外國文學評論》1995年第1期),《“旅途”或“道路”在文學中的意義》(《國外文學》1995年第1期),《文化的互融性和文學的獨立性》(《外國文學評論》1996年第3期),《在民族文化的基石上博采眾長》(《社會科學戰(zhàn)線》1997年第4期),《普希金敘事創(chuàng)作對俄國文學的意義》(《外國文學評論》1999年第3期),《陀思妥耶夫斯基與俄國人文精神》(《國外文學》2001年第3期),《列寧與20世紀大眾文化》(《吉首大學學報》2002年第2期),書評:《詩學的”散文”:什克洛夫斯基的》(《外國文學動態(tài)》1997年第6期),璀璨的文化凝重的沉思》(載《解讀俄羅斯》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學術隨筆:《文學的彼得堡》,(《文學理論與批評》2002年第3期),《西伯利亞理發(fā)師:俄國文化符號的電影版本》(《文藝理論與批評》2002年第2期),譯著:《彼得大帝史》(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陡度的規(guī)律》(載《后現(xiàn)代主義》社科文獻出版社1993年),《后現(xiàn)代主義:一種新的原始文化》(載《后現(xiàn)代主義》社科文獻出版社1993年),《電影藝術與電視美學札記》(載《世界藝術與美學》第11輯文化藝術出版社1991年),《詩的隱居》(合譯,華夏出版社,2001年),《生活中的果戈理》(合譯,安徽文藝出版社1999年),《解讀俄羅斯》(合譯,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

圖書目錄

再版序“十分鮮活的”剪影
第一章 果戈理的先祖
第二章 童年與上學
第三章 在彼得堡的最初幾年
第四章 教授生涯
第五章 《欽差大臣》
第六章 在國外
第七章 在俄羅斯
第八章 在國外
第九章 在俄羅斯
第十章 國外漂泊
第十一章 《與友人書簡選》
第十二章 朝圣之旅
第十三章 在俄羅斯
第十四章 敖德薩
第十五章 最后的日子
第十六章 生病與去世
附:果戈理生平與創(chuàng)作年表
譯者的話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leeflamesbasketballcamp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