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晗先生(1909-1969)是一位杰出的歷史學家和社會活動家,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學部委員。原名吳春晗,字辰伯,浙江義烏人。1928年考入上海中國公學,受到校長胡適的賞識,1931年,吳晗考進清華大學歷史系,在胡適的推薦和歷史系主任蔣廷黻的提議下,吳晗決定專攻明史,1934年畢業(yè)后,留清華歷史系任助教、教員??箲?zhàn)開始后,1937年,應昆明云南大學之聘,任該校歷史系教授,1940年開始任西南聯(lián)大歷史系教授,1943年加入中國民主同盟,堅決反對國民黨的黑暗統(tǒng)治。在昆明的民主運動中,聞一多被稱為“獅子”,吳晗被稱為“老虎”,可見,他們都是站在斗爭最前沿的民主戰(zhàn)士。1946年抗戰(zhàn)勝利后,隨清華大學回遷到北平,任清華大學歷史系教授。解放后,任清華大學歷史系主任,文學院院長,校務委員會副主任等職。1949年11月,當選為北京市副市長,主管北京市的文教工作。195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由一個民主教授變成了一位無產階級的先鋒戰(zhàn)士。他關心北京市中小學教育教學,為培養(yǎng)師資力量,親自參與籌建了北京師范學院(即今首都師范大學)、北京教師進修學院、北京函授大學等。他曾先后擔任全國青聯(lián)副主席,北京市文教委員會主任,第一屆全國政協(xié)委員,第二三屆全國政協(xié)常委,第一至三屆全國人大代表,北京市第一至第四屆政協(xié)副主席,《新建設》雜志編委會主任,中國歷史學會理事,北京市歷史學會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