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列佛游記》是一部令人愛不釋手的書。一七二六年該書在英國首次出版時,受到讀者們普遍的歡迎,一周之內銷售一空;三周內售出一萬冊。并在短短的兩年內譯成法文、荷蘭語和德文。英國著名小說家喬治·奧威爾在短暫的一生中多次重讀這部作品,并稱它為最值得保存的六部作品之一。這本書最受人們稱道和評論家們矚目的一點在于它對時事的針貶。斯威夫特主要抨擊了當時政壇和學術界的一些丑陋的現(xiàn)象。書中的很多情節(jié)都在影射作者所生活的那個年代的一些重大的政治事件。為了更好地理解書中的政治諷喻,有必要了解一下作者所從事的政治活動及其當時政壇的情況?!陡窳蟹鹩斡洝肥撬雇蛱氐拇碜?,是一部遠遠超出“兒童讀物”范圍的奇書。分書由四卷組成,每一卷中,主人公梅爾·格列佛都要遇到難以想像的情況,這位英國外科醫(yī)生出身,升任船長的冒險家分別在小人國、大人國、飛島國等游歷,構成了《格列佛游記》的四個部分。第一卷中,格列佛游歷的是小人國,這里的居民只有格列佛的十二分之一大。小人國的國王只因經他的臣民高出一個指甲,就自認為是頂天立地的統(tǒng)治者,而官員只要跳繩跳得高,就可以封官加爵。格列佛在大人國看見的是賢明的君王和完備的法律制度,并借大人國國王之口,對英國的弊政予以指麗。第三卷寫的是格列佛以勒皮他游歷為中心,兼及阿爾尼巴比、拉格奈格、格勒大錐、日本四個地方的游記……《格列佛游記》是一部融諷刺和冒險于一體的小說,在這些作者虛構的國度中,有著18世紀英國社會的濃重痕跡。作者通過主人公途經不同國度的游歷,揭示了當時英國社會的種種矛盾,并對英國的政治制度作了辛辣的諷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