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集郵活動已經有100多年的歷史。本世紀初,上海就有了郵商行業(yè)。但集郵真正成為社會性的文化活動,卻是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后。在社會影響的郵票市場,也是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中才得以誕生并發(fā)展壯大。郵市的興旺與否,國家經濟發(fā)展是決定因素,市民投資心態(tài)是主導因素,而郵品發(fā)行數量僅是制約因素,這三者的作用是不可能相互更替的。有鑒于此,上海郵電金雁集藏信息服務中心的約請熟悉郵市行情的集郵家、錢幣專家和電話磁卡收藏家,從集藏的基本知識入門,講解怎樣正確收集和投資郵幣卡。這些文章短小精悍,一事一議,通過上海聲訊信息服務公司168信息臺向全國傳送,部分文章同時在電臺、電視臺播出。不少集藏愛好者聽過之后頗有啟發(fā),希望能以文字形式留存下來,以便隨時參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