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族的世紀巨變
談談《中國共產黨的七十年》
中國近代的革命和改革
甲午戰(zhàn)爭和中華民族的覺醒
論一八九五年至一九○○年英車和沙俄在中國的矛盾
救亡喚起啟蒙--對戊戌維新運動的一點思考
中國近代哲學思想和政治思想的關系--以戊戌維新運動為中心
義和團運動百年祭
義和拳和白蓮教的關系
辛亥革命的歷史評價
辛亥革命和中國近代民族主義
民初同盟會人的幾種社會政治方案
社會主義思潮在中國的最初傳播
孫中山民主主義思想的階段性
他們?yōu)槭裁催x擇了社會主義--五四時期先進青年思想變動軌跡的剖析
五四運動的歷史地位
第一次國共合作和大革命
試論孫中山晚年的道路
對黨的六大的歷史考察
六大以后兩年間中共中央的歷史作用
中國共產黨在革命時期三次“左傾”成熟的比較研究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的歷史地位
杜重遠和《新生》周刊
華北事變和抗日救亡高潮的興起
劉少奇與白區(qū)工作會議
抗日戰(zhàn)爭初期的國共關系
抗日戰(zhàn)爭后期中國政局的重要動向--論一九四四年大后方的人心劇變和“聯(lián)合政府”主張的提出
抗日戰(zhàn)爭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中的地位和作用
從《毛澤東文集》看解放戰(zhàn)爭歷史
第二條戰(zhàn)線的歷史地位--紀念五二○運動五十周年
附:解放戰(zhàn)爭時期學生運動一頁--日記:一九四七年十二月二十一日--一九四八年一月二十九日
農村土地制度的大變動
建國前夕毛澤東對新中國的構想
一九四九年:中國的社會大變革
中國人從此站立起來了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