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嘗一個真實杭州或者一個意象杭州的味道,這是一個旅行者出發(fā)之前首先要考慮的問題。觸景生情不僅徐志摩會,當代旅行者也不是冷血動物。帶著意象上路,山水風光當然是杭州最值得看的東西,但要看一個城市最真實的生活狀態(tài),還是在小巷里。因為修了高架路,有了許多摩天大樓,杭州的小巷便越發(fā)小了。有的小巷房屋像上海的石庫門,有黑漆雙扇門,小小的天井,墻上有長得很旺的爬山虎。這是意象之美。杭州的小巷大概是典型的大眾化平民住宅。杭州是歷代文人薈萃之地,許多文人并不一定有福氣住在西湖邊舞文弄墨,他們曾經在那些小巷中安度歲月。龔自珍曾居清泰門附近的馬婆巷,己亥雜詩中有“馬婆巷外立斜陽”的句子。宋代女詩人朱淑真住在大瓦巷,“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是她住在這個地方留下的名句。陸游在錢塘門東的孩兒巷住過,“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即當時所作。清代袁枚從7歲到17歲在清泰門里的葵巷住了10年。此外還有元代張光弼住過二仙巷,明代全斯立住過七寶巷。在有著許多名勝古跡的杭州,這些小巷太不起眼,太簡陋,但它們與杭州的歷史不可分割,也與周圍的湖光山色不可分割。這是杭州小巷的人文之美。不過歷史永遠是賣點,特別是當歷史遭遇包裝。從歷史出發(fā),從商業(yè)策劃切入,杭州味道有了老樹開新花的可能。因為地球人都知道,作為世界旅游勝地,法國巴黎有“紅磨坊”,美國紐約有“百老匯”,日本有松竹和寶土冢的豪華歌舞,泰國有曼谷的玫瑰花園。而杭州這個城市有太多令人津津樂道的傳奇軼事——岳飛、濟公、許仙與白娘子、梁山伯與祝英臺、楊乃武與小白菜、紅頂商人胡雪巖、一代名妓蘇小小……從河坊街到萬松書院,從每年一度的西湖博覽會到承辦2006年世界休閑博覽會,杭州的舊時傳說都能找到新世紀的商業(yè)新定位。這是杭州味道的歷史通道。從歷史出發(fā),杭州味道有了曲徑通幽的可能。通向愛情?杭州好像從來就是個追求愛情的地方,當年郁達夫在上海,正當事業(yè)成功的關鍵時刻,結識了“杭州四大美人”之一的王映霞,一路追來,在杭州筑起“風雨茅廬”,與美人成婚,過起小日子來了。說是“風雨茅廬”,其實卻是座豪宅,完全是金屋藏嬌的意思。當然,從那以后,郁達夫在文學上的成就就走下坡路了。杭州是情人的城,卻顯然不是那些有事業(yè)心的人的福地。通向美食?浙江菜里許多著名的菜譜,都與杭州的歷史文化有關。如當年蘇東坡做杭州太守,給杭州留下兩大古跡,一是西湖蘇堤,二就是著名的菜肴“東坡肉”了。最能代表杭州特點的美食,當屬“西湖莼菜湯”。莼菜是西湖底下生長的一種水草,莼菜湯極其樸素,簡直就是清湯寡水,妙自天然。品嘗莼菜,要將它含在嘴里,盡可能地多停留一會兒,莼菜溫軟綿糯,感覺就像情人的舌。通向美景?杭州的山山水水其實就是個天然公園,不一定要到景點才能感覺到這個風景旅游城市的好處,隨便在西湖邊走走,就能覓到“人在畫中游”的樂趣。緊鄰西湖的湖濱路總是游人如織,從這條路看西湖,湖上游船總是星星點點,湖中三島、長堤、遠山和湖水交相掩映,構成了一幅絕美的畫面。人們說,西湖山水之美是因為這里的山和水的比例非常協(xié)調,所以“天下西湖三十六”,而杭州西湖卻得以獨步天下。 杭州似乎就是這樣一個城市,它是民間的,是個人化的,是屬于情人、美食愛好者以及時尚追隨者的。如果它想要指向事功,指向廟堂的話,就反而失去它的本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