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產、經濟犯罪專論》是廈門大學法學院刑事法學系列之一。本書的主要內容是針對刑事司法實踐中常見的財產、經濟犯罪的構成及其認定中所存在的問題,從理論與實務兩方面進行深入、系統(tǒng)的研析。本書具有兩個特點:一是內容新,針對我國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財產、經濟犯罪所呈現的新情況、新問題,運用最新的法律規(guī)定、司法解釋進行了比較全面的研討。對現階段出現的新型經濟犯罪,如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罪、走私罪、公司犯罪、金融犯罪、合同詐騙犯罪、妨害稅收征管的犯罪以及侵犯知識產權等犯罪都有較深入的分析和介紹。對傳統(tǒng)的財產犯罪,如搶劫罪、盜竊罪、詐騙罪、侵占罪在新形勢下出現的新的表現形式有更新的闡述。對職務型財產、經濟犯罪,如貪污罪、挪用公款罪、受賄罪、巨額財產來源不明罪的新的特別表現形式和構成特點也進行了專門的研討。二是實用性強,本書特別注重財產、經濟犯罪的罪與非罪和罪與罪之間界限的實務研究,并盡量做到以案釋法、以法析例。每章之后都附有相關案例評析。甚便于學生和司法工作人員理論聯系實際,從感性上更深入地把握各種財產、經濟犯罪的特征和內涵。本書主要由陳立教授編撰,適當吸收一些研究人員的成果編入。福州市晉安區(qū)法院陳云特邀補撰第8章之二,福建省人民檢察院盧濤特邀補撰第9章,福建省人民檢察院劉宗宏特邀補撰第16章。相關案例評析部分轉引自《刑法疑難案例評析》(廈門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部分由本院研究生撰寫。最后由陳立教授統(tǒng)改定稿。案例評析部分分工如下:黃冬生撰寫:第三章之四,案例(一);第五章之六,案例(一),案例(二);第九章之四,案例(二);第十二章之四,案例(一)。陳鷺萍撰寫:第九章之四,案例(三),案例(四);第十一章之四,案例(一);第十三章之二,案例(三);第十六章之四,案例(二)。甘敏撰寫:第一章之四,案例(一),案例(二);第十二章之四,案例(二);第十三章之二,案例(二)。藍景賢撰寫:第四章之五,案例(一),案例(二),案例(三);第八章之四,案例(三),案例(四)。徐凱撰寫:第一章之四,案例(三);第三章之四,案例(二),案例(三)。田野撰寫:第十四章之四,案例(一),案例(二);第十六章之四,案例(一);第十八章之二,案例(一),案例(二)。鄭小玲撰寫:第六章之四,案例(一),案例(二);第八章之四,案例(一),案例(二)。林俊輝撰寫:第二章之四,案例(一);第五章之六,案例(四)。鄭勇撰寫:第十章之四,案例(三);第十一章之四,案例(六)。陳立2004年3月9日于廈門大學法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