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思潮具有社會共鳴性。由于它以一定的思想理論作主導,又與人們的社會心理相結合來表達一定人群的情感和愿望,因此在一定領域、范圍內能為社會一定階層或集團所認同和接受。社會思潮的這種直接理論效應與自身價值取向的目標性有關,因為一種思想只有和相當數(shù)量社會成員所追求的目標基本一致,從而引起社會中相當數(shù)量的人們的注意時,才可能形成具有吸引力的思潮,即使是消極的乃至反動的思潮也會因它的某種迷惑性而在一定程度上吸引人。社會思潮具有社會影響力。作為一種精神力量,社會思潮絕不僅僅消極地反映社會生活的現(xiàn)象,其共鳴性特征決定它能對社會發(fā)展起到巨大的沖擊作用。消極的社會思潮可以擾亂人們思想,破壞社會安定,給社會帶來不良的影響,進步的社會思潮則能增強思想凝聚力,引導社會進步,推動社會發(fā)展。正是基于對社會思潮基本特征的認識,我們認為在21世紀的時代背景下,向大學生客觀地、辯證地介紹當代西方較有影響的社會思潮是有必要的。